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由剛性來看DTSwiss 鋁輪組的進化史

輪子的側向剛性記得早在2008年就有相關測試數據
這是一個"標準的測試規範",走到哪都是通用的
若是"治具剛性高","施力準確";各家做出來的數據就不會有太大的誤差
MAVIC告訴大家輪子側向剛性的重要與側向剛性的測法
並貼出Tracomp spoke(R-SYS)的數據歡迎大家來challenge

而各家的輪組都有一些特性在;像MAVIC的輪子就有好的側向剛性,連最入門的2016 Aksrium 小索測得也有46.75N/mm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SOLE TR22 零式 與 TR50 零式 平路測試

常常聽人說,用上板輪時速40km/h巡航,坦白說這問題在小索心中是個極大的問號
小索是個愛騎車的人,也因為騎的多所以知道要長時間維持在40km/h實屬不易
而也因此任何的說法都會力求客觀性與數據佐證

在測試之前先做一下器材與路線的介紹
測試者:小索

車架:DARE MR1

功率計:Powertap P1

姿勢:剎把位

輪組:
TR22 零式 (22mm tubeless全鋁框 - 約1320g);外胎 前/後 皆為 Innova Regulusone
TR50 零式 (50mm tubeless全碳框 - 約1520g);外胎 前/後 Schwalbe pro one/Innova Regulusone
(外胎皆為無內胎)

路線:河堤邊,車少,路線折返一趟;來回是27.7km

而測試的時間略有不同
TR22零式是 2016/12/1

 "TR50零式" 是 2016/12/6
整個騎乘的過程要力求功率的穩定,如此一來數據才會具有參考性~~~~


結果就直接看統計:

單看速度的提升是1.6%,好像還好;我們再往下看

這次把平均心跳加進來,速度提升 1.6%,心跳還少4下
看到這,眾多車友可能會覺得 TR50零式 的平路的確有厲害速度小提升還讓你心跳更低,那再往下看



這張圖連功率都加入,我們可以發現 心跳少4下,但功率提升2.21%,均速提升1.6%
這些數據可以解釋幾種狀態
一、心跳低4下,功率卻多2.21%;其實已經呈現一種脫勾的狀態(心跳低4下,當下TR50零式在騎乘時的確讓小索有較輕鬆的感覺)
人的狀態是每日都不同的而且落差還不小,當您覺得狀況好的時候可以更低的心跳踩出更高的功率;若你在這時剛好去試不同的輪子時,你會直覺的認為這輪子是好騎的
這就是小索一直所說的人的主觀感受,但實際上搭配功率計來看我們可以發現"人"的感受並非這麼準確

二、功率提高2.21%,均速提升1.6%
看似提升有限,但是要知道若扯上風阻;功率與時速的關係就會成三次方比
意思就是在時速34.05km下,用來低抗風阻的功率是X
那在時速34.6km下,來抵抗風阻的功率就是   (34.6/34.05)三次方 * X =1.049X

以總功率(胎的滾阻、自行車內阻、人+車風阻)提高2.21%可讓均速提升1.6%
雖然看似少,但小索個人認為已經是不錯了

三、高框的輪子可否讓我在平路省到力

看到最後一項 作功,兩者其實非常接近,那TR50 零式 有幫我省到力嗎?
其實是有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用 TR50 零式 的均速較快1.6%,會有多的耗功被風阻吃掉
但實際結果兩組輪子還能達到極接近的作功,的確有省到力,只是不多而已

四、最後就是外在的因素~~~~當日的風向
這是TR22零式騎乘日
藍線時速橘線坡度,在回程雖為極緩的下坡,但時速還是比去程慢
代表就是當日的風是有點大的!
而風大就愈會影響到乘騎的均速,對TR22零式的騎乘結果是較為不利的

而風向在一天在就有可能改變,以環法來說會在ITT時會依車手總騎乘時間倒序出發;就風向的因素來看這是很合理的作法

經過這些數據的分析,高框的輪子的確可以讓你騎的稍快,只是效果有限而已
平路要快應該想辦法從人的騎姿去著手,趴的愈低、風阻就愈低;效果比換高框輪明顯的多

所以小索認為:
凡人板輪是騎帥的,神人板輪是騎帥也騎快的


最後附註:當然上述只是比較過一次的結果,若要下結論應該是要交替騎個十次百次最後做量化分析才稱的上是最科學的作法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扭轉剛性治具量測 - 前篇

何謂輪子的扭轉剛性,去年小索有寫一篇文章
而年初時也有針對CHC所做的扭轉剛性測試寫了些個人意見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在11月時,小索去了CHC一趟,除了驗証自己的治具外,另外就是了解其它測試內容,也因此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透過彼此的交流,今日讓扭轉剛性治具得以完成

方法如下,固定住輪子,並用特製的"板手"卡在棘輪座上進而施加扭矩
感謝車友楊先生幫忙特製的板手
將磁性座架在特製板手上,百分錶量測與輪框的錯位值

實際操作影片如下:

當推力愈大,框與板手會有更明顯的錯位
依照錯位1mm, 2mm, 3mm, 4mm, 5mm 分別記錄所需的推力大小
想當然爾,同樣的錯位值,所需的推力愈大,就代表著輪子的扭轉剛性就愈好
而為何要針對不同的錯位值來記錄推力大小?因為扭轉剛性本身並非線性
所以在一個測試中會針對1-5mm錯位值共做五次記錄
上述就是扭轉剛性治具的操作原理

下一篇就來實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