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關於胎壓的一點心得

從過年期間新車組好後就一直在騎碟煞車

星期一 至 五 在家踩台

假日就外騎(大多單日100-200km)

若是要問對於這台碟煞車的感想如何?小索可以簡單的兩個字總結: "Monster"~~~~它實在太快了!!

其實看體重計的數字與平日在家踩台的功率就能知道現在離競賽狀態還差的老遠,遠不如前幾年的水平

但就靠這"Monster",硬是能讓我在100-200km的獨騎中用更快的速度且稍高的功率完騎,體感還更不費力

3/19獨騎200km,均速33.1km/h;
當然這很吃風向,不過這均速是以往小索不曾達到過的

小索很清楚這並不是因為碟煞的關係;原來呀……這就是"全能空力車"該有的性能表現

OK,扯遠了詳細的心得分享爾後再作介紹~~~~

================================================================

回到開頭的主題<胎壓的一點心得>

常有車友問小索說,胎壓要打多少?關於這個問題之前有分享過:"框"體有個上限值,"胎"體也有個容許範圍

只要選定的胎壓在兩者間即可,要高要低隨個人喜好做調整

https://good886mylove.blogspot.com/2021/03/50psi.html

至於講到"個人喜好":在身體可以容許的範圍內,我是盡量打到上限;當然今天路線有爬坡就是上限、純平路會低些、若都是下坡可以放更低  ("個人喜好",僅供參考)

坦白說我並不是個敏感的人,但是要我打75psi爬坡;只要一"抽車"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出跟100psi的差異;重拖…軟…發力不直接……等等等之類的


而實際的心得體驗:

這星期六 前輪胎壓110psi騎了 133km,爬昇1239m的路線,整個騎乘與抽車的感覺是非常好的,功率、均速都還不錯,回家還覺得游刃有餘

星期日 120km,爬昇890m的路線,今天騎就覺得路感似乎比較舒適,而爬坡抽車似乎也軟軟的,當下看時間還不錯只想拼速度並沒多想

而出發時的體感與功率跟昨日相差無幾,但到家後卻累到不行(當然也無法排除是前一天的疲勞積纍),好幾個小時才發現前胎壓變75.5psi(原來是我前一晚亂搞,胎又開始漏氣,出門前又未檢查);難怪抽車覺得軟軟的,還真不是錯覺

那75.5PSI的胎壓行不行?小索會直接跟您說:100%不建議(當然東西是您自己的,想怎麼做不是我能控制~~~坦白說我也不是個乖乖牌,也是喜歡胡搞亂搞;不過標示之外搞壞就要自己認賠)

用的外胎是:米其林 Power competition 23c胎壓的標示範圍需在87-116psi間,已經低於最小容許值

小索想了又想,是米其林標示的比較保守嗎?
我查了一下跟 Power competition 23c 同樣尺寸的,Pelli P Zero race 26c(對的,這兩條胎真實尺寸是一樣的)胎壓的容許值也大同小異!

近幾年有些廠商一再提倡低胎壓的好處
小索也用其官方建議的網頁計算了一下建議的胎壓是多少? 
最下面還有個免責聲明@SRAM
67psi 行嗎?完全不建議呀!
原因一、低於實際外胎的容許值
原因二、低胎壓抽車時會有種軟Q感,這實際是一種力的損耗(該損耗是功率計無法呈現的)
原因二、胎壓對框體是一種保護,過低的胎壓糟遇路面的坑洞,會增加爆框的風險


後記:
廠商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總是會有許多行銷方法
小索的身份同時是業者、也是玩家,尚能理解做出來的東西就要想辦法販售的心情

但是更負責的態度是要跟消費大眾講的清楚明白,不應只是一味的好話說盡甚至過度渲染
即便是業配要能更為公正的去評測一個產品,才是大眾所樂見的

最後要強調的是:低胎壓不是不可,若你的車架、輪子硬到一個不行,最終也只能透過輪胎來做減震;但胎也是需要跟著加大;很多人騎車只是要騎著開心快樂,並不是要拼速度,各有各的喜好罷了!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2022 零式 碟煞輪組核心介紹

碟煞的制動方式為卡鉗咬住固定在花鼓上的碟盤,再經由交織在花鼓上的幅條去拉住輪圈

故花鼓設計方向與框煞完全不同

零式 公路車 碟煞 花鼓推出至今已3個年頭,今年迎來第一次改款

下述就做個介紹


-CNC精雕花鼓,鼓耳加大優化輪組剛性

煞車時卡鉗咬住碟盤,透過花鼓、幅條產生扭矩來拉住輪圈

一般花鼓廠在設計時為了達到亮眼的重量,總是會將鼓耳做小,反倒犧牲了最該注重的剛性
由左至右:Novatec 411/412、DTSwiss 240 exp、零式

零式 設計是加大鼓耳與幾合優化設計,達到輪組剛性最大化
CNC精雕蔞空花鼓、保有外型的獨特性與殼體的輕量化

-棘輪座不鏽鋼防咬鋼片

零式 不鏽鋼防咬鋼片

市面上的花鼓所用的棘輪防咬鋼片非常多樣,有加一片鋼片、三片鋼片;用黏的、鎖的;有鍍陶瓷硬模處理,也有下重本整顆鈦合金

鍍陶瓷防咬,效果有限
整顆鈦合金

而零式花鼓的防咬鋼片是整圈套上去,無空隙、不需鎖固、不需黏合、經過多年的實測的確可以稱的上是世界上最防咬的鋼片,當然最輕齒的三片飛輪片還是鋁接觸,若是入門的飛輪(一片片分離式的鋼片)還是會在鋁座上留下咬痕

也有廠商覺得咬就咬用挫刀磨一就能正常使用
但既然配合的花鼓廠有這好設計,小索也不介意多花點成本、多增加些重量;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倒角式防水橡圈


倒角式防水橡圈看起來跟一片式蓋上去的一樣精簡
實際是經過巧妙設計,拔取時因內部已成密封狀態需額外的施力
經廠商機測,可防一般雨水入侵,但若是經歷長時間大雨還是有進水的可能
(清洗時可用蓮蓬頭沖洗、但不可用高壓水柱)


-輪框鑽孔客製化

零式系列輪組會依不同的型號分別計算幅條交角來鑽孔,適配出最合適的幅條孔位


-自適應角不斷鋁頭

優化角度的鋁頭,可與框體有更良好的接觸,讓鋁頭內部幅條的走線更為順暢,搭配上述"輪框鑽孔客製",減低幅條尾端斷掉的可能


-頭部加粗幅條

多年的輪組經驗告訴小索,幅條最容易斷裂的位置就是 頭部、尾端 2處
零式系列選用國際幅條大廠PILLAR ,頭部直徑處加粗10%,有效延長幅條壽命

長久以來PILLAR都是Campagnolo 與Fulcrum供應商,品質自然不在話下
小索自行備貨的wing20幅條,可滿足框高20-55mm間的所有零式系列輪組
(PS:若是需要銀色或加粗的幅條、會採用CN MAC系列幅條代替)

-高黏性框貼

框貼的選用一直令小索相當頭痛,有顏色很吸引人的:金屬色、珠光色、髮絲紋……,但黏性總是差強人異

經過多年的驗証,買不下30支,最終測到一支高單價進口膠膜


該膠膜的特點是:超薄、超黏;最初小索是黏貼在自己的安全帽上

歷經了二年多,沒有任何剝落與退色(坦白說不講自己都忘了是貼紙)

新式的貼紙風格,會貼一張型號貼在氣嘴-固定為黑色
一面輪框會有兩張SOLE的廠貼-四色可選
SOLE TR45 零式 DB


-花鼓端蓋無螺紋型式,不等徑外型


無螺紋式不等徑側蓋,方便使用者拆裝保養花鼓又可適度減重

-無背孔無內胎框體

零式系列中的:TR35、TR45皆為無背孔框體、Hook(勾邊)設計,少了鑽孔可增加框體強度、免除襯帶封孔、變相減輕了重量,安裝無內胎(Tubeless)時可避免襯帶沒貼牢補胎液外洩的情況,相容於一般大眾使用的開口胎(Clincher)

TR45 零式 DB

-內圈局部減重框體

輪組的每支幅條拉力動輒100kgf,因此在鋁頭與框體的交接處往往需要相當的材料厚度才能避免框體被幅條拉爆

傳統的框體是內圈的每一處厚度皆相同,再依照所需的孔數去鑽孔

零式的所有碳框採用是局部減重框體針對不同孔數的框體皆有各自的模具,每個幅條孔處增加材料厚度,其它非幅條孔處維持所需的基本強度;該設計可以讓框體在保有剛性與強度下重量還能大幅下降


-新式碟煞輪圈:弧型框體寬度>28mm、重量下降

少了傳統C夾的容寬限制,零式所搭配的新式的碟煞輪圈寬度為29mm,完美適配市上絕大部份的25c外胎,達到真正的Aerodynamic,寬大的弧型框體設計減少側風的影響

那麼寬的框是否很重?不! TR35 單框僅370g、TR45 單框僅410g;遠低於同樣輪廓的框煞圈,因為碟煞框不像傳統框煞需耐高溫,故重量可再做削減,我們用的框是"重新設計"並非拿框煞圈來延用


-新版減重花鼓


新版零式花鼓較初版減重28g,且再將前花鼓單側鼓耳放大,增加剛性

傳統的花鼓減重是將鼓耳做小、培林改小;但零式是從內部去更改省去了多餘的重量

且機測仍能通過遠高於ISO Road Bike的疲勞測試標準;廠商也說了,這"花鼓"強度拿去Graval使用也不會有問題!


-輕盈的重量、絕強的側向剛性
Cadex 36

Shimano Dura-Ace C36,實測1398g(含氣嘴、襯帶)

Campagnolo Bora ultra WTO 33

DTSwiss ERC 1100 Dicut 35
官方公告重量、由輕至重排序

上圖表列市面上大廠牌的一級輪(框高35mm左右)與SOLE TR35 零式 DB的比較

光看數據Cadex 36似乎是個大贏家,又輕剛性又好;但仔細研究就能知道,Cadex的輪框是表中最窄的、且框體為hookless設計,僅支援某幾家無內胎--->胎種的選用相當受限;調整偏擺是需拆胎拆襯帶-->相當費工;另外剛性數據為廠商自測(前輪21支幅條還能比後輪24支幅條剛性高出這麼多,真是令人驚訝)有機會到手一定要印證看看

在重量上TR35 與 Dura-ace C36 官方重量相仿,可惜的是沒有剛性數據;沒關係,我們來看框高45mm級別的比較

重量上來說TR45 零式 DB的重量略低於各家廠商的一級輪(當然上述有些輪子框高是50mm;依個人經驗是框高+5mm;一對輪的重量~ +36g)
剛性上來說 TR45 零式 DB 前/後側向剛性達 60/50(N/mm),比DTSwiss 一級輪 ARC1100 Dicut 50、MAVIC Cosmic SLR45、Campagnolo Bora WTO 45都來的高
而框體寬度上來說, TR45 零式 DB 仍是表列中最寬,裝上最多人用的25c,讓胎跟框的過度平順、達到最佳的空氣動力學

在輪組的三個性能指標:Lightweigt(輕量化),Stiffness(剛性),Aerodymanic(空氣動力學)齊頭並進達到各大廠一級輪的頂端

=========================================================================
車狂之家 "零式 DB" 系列輪組,研究各大廠的輪組與自身的騎乘經驗,設計專有的花鼓,尋找優質廠商針對重點部份做客制修正;在追求極緻性能的同時,也精進產品的耐用度,並通過高標準的機測

我們不用特規的料件來吸引人,也不追求超輕的重量而犧牲該有的耐用度與剛性
全使用傳統的輪組材料從根本上去優化性能,讓後續的保養維修上易調整、易維修、材料取得容易、價格也便宜

或許它的外觀不驚人、品牌也很小眾,但小索一如既往的堅持,努力讓它各方面的性能不落人後

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2022 零式 框煞輪組核心介紹

零式 公路車 框煞花鼓推出至今已5個年頭

幾週前朋友要訂輪子時,問說現在的花鼓改怎樣了?小索這才意識到是該做個全盤的介紹


從2018年底換了新的花鼓廠後就沒有什麼大更動,但輪子的其它部份小索是一步步測試、修正,至今已趨於完善

下面就針對"零式"輪組的各項特點一一介紹


-前花鼓極小化、極致空力優化

前輪為整車第一個碰到空氣的物件,經風洞測試結果,花鼓尺寸也會少量產生空氣阻力,修正外型尺寸盡可能小而流線;配合框煞花鼓的設計將幅條做最精簡的放射狀編法可減少空氣亂流,極致優化空力表現


-CNC精雕花鼓,鼓耳加大優化輪組剛性

相對於後輪部份,空氣阻力影響較不明顯,加大鼓耳與幾合優化設計,達到輪組剛性最大化;大的幅條交角雖讓幅條變長增加些微重量,但可讓路面的回饋也不這麼死硬

CNC精雕花鼓、保有外型的獨特性與殼體的輕量化


-棘輪座不鏽鋼防咬鋼片

零式 不鏽鋼防咬鋼片

市面上的花鼓所用的棘輪防咬鋼片非常多樣,有加一片鋼片、三片鋼片;用黏的、鎖的;有鍍陶瓷硬模處理,也有下重本整顆鈦合金

鍍陶瓷防咬,效果有限
整顆鈦合金

而零式花鼓的防咬鋼片是整圈套上去,無空隙、不需鎖固、不需黏合、經過多年的實測的確可以稱的上是世界上最防咬的鋼片,當然最輕齒的三片飛輪片還是鋁接觸,若是入門的飛輪(一片片分離式的鋼片)還是會在鋁座上留下咬痕

也有廠商覺得咬就咬用挫刀磨一就能正常使用
但既然配合的花鼓廠有這好設計,小索也不介意多花點成本、多增加些重量;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倒角式防水橡圈


倒角式防水橡圈看起來跟一片式蓋上去的一樣精簡
實際是經過巧妙設計,拔取時因內部已成密封狀態需額外的施力
經廠商機測,可防一般雨水入侵,但若是經歷長時間大雨還是有進水的可能
(清洗時可用蓮蓬頭沖洗、但不可用高壓水柱)


-輪框鑽孔客製化

零式系列輪組會依不同的型號分別計算幅條交角,適配出最合適的幅條孔位


-自適應角不斷鋁頭

優化角度的鋁頭,可與框體有更良好的接觸,讓鋁頭內部幅條的走線更為順暢,搭配上述"輪框鑽孔客製",減低幅條尾端斷掉的可能


-頭部加粗幅條

多年的輪組經驗告訴小索,幅條最容易斷裂的位置就是 頭部、尾端 2處
零式系列選用國際幅條大廠PILLAR ,頭部直徑處加粗10%,有效延長幅條壽命

長久以來PILLAR都是Campagnolo 與Fulcrum供應商,品質自然不在話下
小索自行備貨的wing20幅條,可滿足框高20-55mm間的所有零式系列輪組
(PS:若是需要銀色或加粗的幅條、會採用CN MAC系列幅條代替)

-高黏性框貼

框貼的選用一直令小索相當頭痛,有顏色很吸引人的:金屬色、珠光色、髮絲紋……,但黏性總是差強人異

經過多年的驗証,買不下30支,最終測到一支高單價進口膠膜


該膠膜的特點是:超薄、超黏;最初小索是黏貼在自己的安全帽上

歷經了二年多,沒有任何剝落與退色(坦白說不講自己都忘了是貼紙)

新式的貼紙風格,會貼一張型號貼在氣嘴處(TR22 例外、會貼在氣嘴對面)-固定為黑色
一面輪框會有兩張SOLE的廠貼-四色可選
SOLE TU30 零式

SOLE TR55 零式

-新的高緊固力快拆

市面上有許多鈦合金快拆,重量在40g出頭;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大廠附的快拆其實並不輕
快拆的作用是要給予非常高的緊固力,讓車手在大力搖車時也能緊咬不會有任何鬆動

車狂之家零式系列輪組的標配快拆是用國際代工大廠的產品,機構的設計與Campagnolo,shimano相同

新的設計在快拆柄上做了更動,重量由119g降為110g


-後花鼓端蓋改為無螺紋型式

市面上任何廠牌的花鼓側蓋不外乎下述兩種型式

螺紋緊固式:拆裝時要將端蓋順著牙紋方式旋出或轉緊
無螺紋式 :無螺紋就如字面上所示端蓋直接拔出即可拆裝;由於少了螺紋緊固,緊配花鼓軸承的任務交由上述高緊固力快拆來完成

若使用者想更換快拆,請確認自備的快拆是否有足夠的緊固力


-無背孔無內胎框體

零式系列中的:TR22、TR30、TR40、TR55皆為無背孔框體,少了鑽孔可增加框體強度、免除襯帶封孔、變相減輕了重量,安裝無內胎(Tubeless)時可避免襯帶沒貼牢補胎液外洩的情況,相容於一般大眾使用的開口胎(Clincher)



-煞車邊刻痕、強化晴雨天制動力

針對 TU30、TR30、TR40、TR55 零式 四個型號,其煞車邊有特殊的排水刻痕,可加速雨天時框上的水膜排離,增加煞皮與框體接觸時的磨擦力

實際上刻痕的存在,針對晴天、雨天都能有效的提升制動力


-弧型框體設計


零式系列的所有輪子皆採用弧型框面設計,較傳統A字框、方型框可增加剛性、降低風阻與側風的影響


-局部減重框體

輪組的每支幅條拉力動輒100kgf,因此在鋁頭與框體的交接處往往需要相當的材料厚度才能避免框體被幅條拉爆

傳統的框體是內圈的每一處厚度皆相同,再依照所需的孔數去鑽孔

零式的所有碳框採用是局部減重框體針對不同孔數的框體皆有各自的模具,每個幅條孔處增加材料厚度,其它非幅條孔處維持所需的基本強度;該設計可以讓框體在保有剛性與強度下重量還能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