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差花鼓,DT 240S 與 BARTIME RS101 對輪子側向剛性的影響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6/06/dt-240s-bartime-rs101.html
結果DT 240S的公版花鼓大敗
因為DT 240s的花鼓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第一選擇,也因此這段時間聽到了些質疑的聲音
那側向剛性到底重不重要呢?
今天抽個空來寫個文章,同樣的還是用數據來說話:
市面上也有不少用DT 240s 公版花鼓編成的輪組,我們就來看看數據是否也是偏低:
下述的三個數據是經過認証的CHC測試:
DT 240s 彎頭公版花鼓
FFWD F4R-C 後輪側向剛性 36N/mm 一對輪重1672g重
![]() |
原圖出處,單車誌 |
DT 240s 直拉頭公版花鼓
Reynolds 58 Aero 後輪側向剛性 31N/mm 一對輪重1318g重
Sxxxxx Fatboy 1060 後輪側向剛性 32N/mm 一對輪重1268g重
由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得出,輪子愈重,理應側向剛性會愈好;
但這不是線性的,比方要10%提升,輪子可能要重20-30%
下為2015年 DT RR21 後輪側向剛性測試 44.1N/mm 一對輪重:1489g(後輪829g)
TR22框體,DT 240s 公版直拉花鼓,後輪側向剛性測試29.5N/mm 後輪726g
公版240s花鼓,與DT RR21 廠輪的特製240s花鼓,編出來的數據就是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花鼓會影響整個輪子的剛性
當然RR21 也不是這麼完美,雙邊幅條用1X編法,這是明顯會弱化扭轉剛性的作法
(或許DT有它的考量,覺得扭轉剛性並非這麼重要)
類似的設定我們也可以在MAVIC的輪子上看的到,2016 Ksyrium Elite 53.55N/mm的後輪側向剛性-極高
但是傳動側幅條採放射狀,會弱化扭轉剛性
而用上 Tracomp 技術的MAVIC R-SYS SLR,因為傳動側2X,照官網所述扭轉剛性可提升3.5X
![]() |
原文出自mavic官網 |
由此可得一個結論;廠輪是非常看重側向剛性的,寧可弱化扭轉剛性,也要把側向剛性做好,當然廠商為何為如此看重側向剛性,我想跟使用者的體重有關係,像RR21建議使用者最大重量:車+人110kg,而ELITE 是120kg
有什麼問題,歡迎提出討論~~~~
個人的推測是,扭轉剛性不好相對不會有什麼風險,但側向剛性不好可能一個過彎就有人躺在地上了。
回覆刪除嗯,側向剛性不好,過彎是會有比較不穩的感覺!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請問側向剛性和扭轉鋼性不能兼顧嗎?
回覆刪除DT RR21的一交差編法真的容易斷鋼絲?
刪除斷鋼絲?我想是無關的
刪除市面上有些輪組是側向跟扭轉兼顧的
最常見的就是racing zero、Shamal
https://goo.gl/photos/csys7HFndtrysY2v6
扭轉剛性極佳,側向剛性也有不錯的水平
那neutron ultra和c24這兩組的扭轉剛性及側向剛性呢,索大怎麼看
回覆刪除Neutron Ultra沒測過,不過因為花鼓是大耳,所以扭轉剛性理應不差的
刪除而C24 CL側向剛性蠻普通的(不到40N/mm),C24 TU就不錯
扭轉剛性的話CHC有測過C35 CL,只能說一般般
這有相關的數據
http://www.cycling-update.info/classroom/start-off/1386-11-pk
想請教剛性問題(這問題應該很老掉牙了 =w=""")
回覆刪除就我認知影響剛性的零件有輪圈、花鼓以及輻條數量
這三種零件又是哪個對剛性影響最大?
如果我認知有誤請指教
都有關,而且不是絕對的
刪除比方說A輪組把幅條加粗剛性提升了15%,B輪組一樣照做,可能只提升5%
這要花很多的時間,交叉比對做測試;才能配出最好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