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介紹一條好胎,米其林 MICHELIN Power competition 700x23C,順便來聊聊胎寬對輪組性能的影響

某天朋友問小索說:

廠商那有一批貨 米其林 MICHELIN  Power Competition 700x 23c,問我有沒有興趣?

盒裝品,價格一定有優勢,但是數量不少要全吃下


說真的小索最近苦尋23c的胎都找不到,都想上網去買GP5000 23c

不過我騎無內胎習慣了,若是廠商有出便宜好用的23c無內胎  給我、我馬上裝!


好吧,先訂個2條試試,同時小索也好奇問了一下,為何23c會有庫存這麼多?朋友說:因為現在大家都要裝25c沒人要23c的

小索心想:確實,目前市面上推廣的都是25c的寬度,但以性能來說 23c的胎99%比 25c來的快;而且23c 裝起來實際會到25mm寬、而市面上買到的25c大多裝起來就會跑到26、27、甚至是28mm寬;一般人真的有需要用到這麼寬的胎?

實際上你買23c的胎來裝,才是真正25mm寬,而愈早期的胎這狀況"可能"會愈明顯

兩家輪胎大廠:馬牌 與 維多利亞 開口胎 標示胎寬/實際胎寬

其根本原因在於現在的輪框愈做愈寬、鋁框內寬 17mm、碳框 19、21mm

愈寬的輪框裝起來胎也會跟著變寬

相同的胎壓100psi,不同的 框內寬 就有不同的 胎外寬


簡單來說市面絕大部份25c的胎其實該叫做26、27c;只有極少部份廠商會留意框寬的問題做尺寸修正

倍耐力特別標示 P ZERO Race、Road不同寬度 在 不同尺寸的框上,所造成的實際胎寬差異

其它廠商似乎不太在意尺寸正確與否,只要標示尺寸是目前主流的25c即可!

而輪組與外胎都有生產的廠商就會在乎輪胎尺寸是否正確,WHY?specialized、zipp、cadex……因為胎的尺寸與輪子的性能習習相關

 specialized、zipp 胎的標示寬度與實際寬度較為接近
=======================================================================
那到底是什麼性能習習相關呢?

講到胎的性能大家都會想到滾動阻力比較

這個問題可參考小索2年前寫的文章,這就直接說結論:
一、寬胎滾阻更低?若胎壓設定相同,寬胎滾阻會較低些,但同時路感會變的更顛簸
若是依照不同的胎寬調整胎壓到相同的舒適度,不同的胎寬彼此的滾阻並無差異
二、寬胎路感更舒適?將胎壓放低,才能獲得更舒適的路感

寬胎影響輪子性能差異其實是風阻
前輪胎是整部車第一個接觸到空氣牆的物體,所以前輪胎空力要求比後輪胎來的更為重要
而開口胎(無內胎)有個奇妙的特性,如之前所述,在同樣氣壓下胎會因框的內寬愈大而跟著漲大

看似 Michelin power Competition 23c這條胎 裝在 SOLE TR35 零式 DB 29mm外寬的輪組上是很不合適的組合
其實橫著一看,會發現框到胎的過度面是很平順的,反而是好的Aerodynamic profile
SOLE TR35 零式 DB 裝 power competition 23C
現在市面上有太多空力輪,搭配主流的車胎裝起來外胎都比框肥一圈
小索還真想不透,這要怎麼空力??單車玩久了,對廠商的很多的說法都就會抱持著疑問!

講到這或許大家還不能接受窄胎比較快,那小索再舉幾個實際例子
下圖是Cadex 42 DB 裝 Cadex Race 25c tubeless外胎,可以看的出來輪框部份漲大,其實不太Aero

事實上Cadex的tubeless外胎是現在唯一有販售的 Tubeless 23c 外胎
23c的胎裝Cadex 42剛好讓框到胎平順的度過,才符合如下圖官網所述:

再舉第二個例子:
世界級的衝刺車手Peter Sagan的座駕

用的輪組是 Roval Rapid CLX,前輪的外寬是驚人的35mm,而外胎裝多少尺寸?說真的裝到30c小索都不意外,但事實是………26c,下圖有解!
這些真相廠商不見得會跟您說(Roval Rapid CLX 官網介紹 ),廠商只會說可以裝什麼胎;而最佳空力是多寬的胎,而其中的細節就要消費者自行發現、自行研究

當然上述小索說的是指輪胎的"性能"
若您騎的不是高框(高框才有追求空力的必要)、或者是追求舒適的路感,那寬胎+低胎壓才會是你要的;也請記得,請不要拿窄胎打低胎壓來騎乘
=======================================================================
回頭開頭小索說的 Michelin  Power Competition 700x 23c,大家一聽23c都搖頭:現在還有人在騎23c的胎?

但實際它的真實尺寸是等同於 倍耐力2021 Pirelli P ZERO Race 700x 26c 的胎;用現今的標準來看一點也沒比較小喔!

以小索對空力的認知來說,Michelin  Power Competition 700x 23c 反而才是現今追求速度騎乘的主流配置

那實際這條胎滾阻如何?
開口胎 史上第九名,前八名有七條TT胎(Time Trial - 輕、快為目的,較不耐用也較不防刺),唯一比它好的非TT胎只有GP5000;單比防刺力,Power Competition 仍是表中最佳
PS:rolling resistance的測試胎為25c

高防刺力、195g輕量化、比GP5000更高的3層180TPI高編織層(較為舒適的路感)
(2022/4/11更正 GP5000 是3層共330TPI,並非3層x180TPI)

適合市面上絕大多數輪組的Aerodynamic profile
建議胎壓 87-116psi

而窄胎裝在寬框上安裝就必需考量到安全性的問題,這部份小索實際親測過
安裝在自家 SOLE TR35、TR45 零式 DB 21mm框內寬(實測21.6mm) 做24hr 170psi的耐壓測試
本來還蠻害怕的(前幾日測GP5000TL的陰影還在),後來真的多慮了、安全PASS

好吧那最後要賣多少錢?1000元?不用

一條950元、兩條以上超取免運

有需要可FB 粉絲頁私訊訂購,勿殺價,請見諒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框煞新輪組 SOLE TR30, TR40, TR55零式 全碳無內胎框體

許多車友會問小索說 零式 有沒有開口碳框,高框或是低框的版本

其實對開口碳框小索會更加謹慎許多,就結構上來說開口碳框因為煞邊要承受胎壓與制動時的熱量,故重量上難以做到非常輕量,大概只能跟鋁框差不多

之前吃了幾次廠商的虧,有燒框拖延不賠的、也有框裂硬說是人為……只要在保固期內都是小索自己吃下來,一一換給車友

也因為經歷了這些,讓我對產品的選用上更為謹慎

一、要用更嚴苛的測試方法來檢驗燒框的可能

二、確認合作廠商的服務品質是否到位

目前來看使用三年以上TU30、TU45供應商是個好選擇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com/2019/03/sole-tu30.html

該廠商同樣也有無內胎框體的選擇

大約在一年多前朋友說想購入一組低框的全碳開口框,當時小索就叫了一組來試試

TR30,重量~1300g,與TR22 零式 輕量版 鋁框差不多重量

側向剛性 前50.9(N/mm) / 後50.85(N/mm);或許大家對數字並不敏感,前輪的剛性數據能上50算是前段班,但後輪的剛性數據能上50已屬最上乘;市面上1300g的開口框來說相近的就是

Campagnolo Bora ultra C35 重量:1360g ,後輪剛性:43.75(N/mm)

Giant SLR0 重量:1387g,後輪剛性:40.45(N/mm)

SOLE TR30 零式不僅重量更輕,剛性還更好


當然數據是一回事,能安心使用才最重要,這點小索比大家還在意!

所以針對最有可能損壞碳框的燒框測試,用南投知名的燒框短坡 秋謙路 四趟來做驗証,而表現只有:驚豔 二字

住南投的車友應該有聽過秋謙路(在Google Map的名稱是:大彰路一段752巷),是從芬園148接139的一條捷徑,長度1.333km、平均坡度12.4%;路並不寬、有些彎曲整路需含著煞車才能下滑;而其中有100m、平均坡度~20%;這種平均坡度高且有急陡坡最適合測試燒框

當然以車+人~70kg的體重正常的使用方法還燒框那真的是太爛了,所以要另外想想 非常規的測試方法

第一趟只用前煞,速度低於30km/h穩穩的下滑,看起來是小case    


 

第二趟只用前煞,速度拉破50km/h,在20%最陡處煞停,這有厲害也沒事



煞邊有不少煞皮的殘留物

第三趟只用前煞,特別讓煞皮嚴重吃單邊
速度拉破50km/h,同樣在20%最陡處煞停,過程中煞車發出唉嚎,碳框也非常燙手,仍然沒事,這有驚訝到!


第四趟是隔天小索額外加測,只用後煞,低速下滑,這其實是四趟測試中最令我害怕的,怕臨時有狀況煞車一按後輪打滑人就摔了,過程中只敢穩穩的滑,但最陡處時速還能控制在20km/h左右;最後碳框也只是溫溫的,煞邊反而不如第二、三趟來的燙手

或許大家會覺得說要找更長的距離來測試燒框
微熱山丘旁有一條3.1km 平均10%的鳳山路小索也試過,整路只按著後煞,超過6分鐘的下滑
但最後煞邊的溫度還不如之前的秋謙路,不過說來也是,真正要燒框是不用2分鐘的
控制前煞的右手放在碼錶上,僅用後煞下滑

只用後煞,車+人 70kg  PASS,代表著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只要 前煞+後煞 一起,車+人 70*2 =140kg 也會 PASS

當然上述的測試本身就擔極高的風險,即便框燒,內胎也可能因高溫破掉、無內胎因胎壓過高而炸開,安全為重,切誤模仿

那雨天的制動力如何?總合來說雨天的制動力是有所衰退,但得力於煞邊刻痕增加了制動力,制動表現雖不如陶瓷框或是碟煞,但並不會讓人覺得不安

一年多的時間售出超過40組,也讓小索確信選擇是對的,期間無任何客訴發生

最後公布相關的數據與價格

框體剖面圖;胎寬23C以上胎壓<=120psi

煞車邊刻痕強化制動力,無內胎開口胎2用框,無背孔設計免裝襯帶,優於大廠的剛性、重量

保固方面這三款型號SOLE TR30 零式、SOLE TR40 零式SOLE TR55 零式,小索對其品質信心滿滿,特別給予二年的保固

從 選料、設計、測試 為其傾注心力,給與車友們更好的騎乘體驗

即日起開賣,有需要可私訊聯繫下訂
PS: 上述三款型號是小索的庫存備料,通常情況下,下訂後交期約一週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來聊聊公路車輪的動態平衡

小索所謂的動態平衡是指車輪在旋轉時,會因為框與胎上分布的重量不均,而有個甩動的感覺

而這個重量不平均的主因是由於框體氣嘴

普遍來說:愈輕量的碳框會在氣嘴處比較重、而鋁框統一是氣嘴的對面比較重

為何愈輕量的碳框氣嘴處會比較重?因為輕量碳框,會在需要的地方加厚(重),不需要的地方做薄(輕),但是氣嘴處有個不小的鑽孔輕量化之後強度會出問題,所以氣嘴處必然會比框體別處來的厚(重)些

針對鋁框來說,氣嘴對面是接合處,自然就會比較重

如此一來會導致碳框與鋁框裝好胎後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碳框氣嘴處較重裝上氣嘴後重上加重,重量更不平衡;愈高的框氣嘴愈長就愈重愈不平衡

鋁框剛好相反,可能就直接完美平衡

如影片中的ZIPP與Roval輪子,達到動態平衡需要在氣嘴對面加重14g

至於平衡需不需要做,小索或許跟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一個輪子拿到手上轉動會有晃動的感是很容易察覺出來的,但是實際騎乘時牽扯到騎乘的速度並且人+車的重量會抑制震動感;小索預判是大部份的人騎乘的速度並不會感受到輪子轉動時的不平衡

至於小索今天為何還會特別提到動態平衡?原因是日前有車友買了 SOLE TR30 零式 碟煞;他發現到後輪需要加非常多的配重塊才能達到動平衡,裝上氣嘴(4.25g),需要加鉛重13.5g(於氣嘴對面)是目前用過的輪子中最多的,認為框體的品質有待改進

另外提到:些微的機械順暢性都會影響體力的損耗跟後面的轉換(三鐵),這時輪組平衡就相當有感(這部份小索是存疑的)


小索思考了幾日,或許其它人也有一樣的問題,那就做個說明,並且做個實際的測試是否會有性能上的差異

動態平衡,據小索所知有特別強調輪組動態平衡的輪組廠只有campagnolo一家,當然有強調是有強調,但是多有效又是一回事
真正要做到完美的動態平衡,需要裝上內外胎後再去調整
campagnolo Dynamic Balance

胎會有真圓、厚薄問題導致不同位置轉動慣量不同
而氣嘴所用的材質、長度也會影響到最終結果
所以完美的平衡都是需要裝胎才能做調整的;若消費者更換新的胎要達到完美也需要重新調整
若想處理這部份,不是自行處理,就是付費請店家處理(如同安裝汽車胎一般做校正平衡)

談論到框的品質:一個小索會選用的框,基本上會先看它的重量吸不吸引人,交期?客服的服務水平?
碰撞測試、耐壓測試、爆胎會不會不炸框
拿到手後要編起來做加重的跳塊疲勞測試
框的平整度、真圓度、鑽孔的角度、重量控制能否達到的要求
無內胎框體還有還有好不好安裝、好不好充氣的問題,胎的契合度
上述的這些問題,遠比客人可自行處理的"動能平衡"來的重要的多

以歐盟的通用規格 ISO4210 自行車輪組的測試中實則並無動態平衡這一項


簡單的說明結束,那就來實測是否有性能上的差異
一般人能感受出來的差異小索認為可分二種
一、高速下的震動產生實際的身心不安全感
二、內心已知輪子轉動時會不平衡震動,預想會有體力上的耗損,這是由心理影響生理的一種表象

設計實驗要盡可能排除外在的因素~~~所以在室內操作
將車子倒著放後輪加速度時速90km/h以上,再讓輪子自行空轉記錄70-10km/h 速度與時間的關係曲線
(要給予輪子一個穩定的力來加速是有些困難,但若是一個穩定的阻力做減速的話讓輪子自行空轉到停止~~~這就是一個穩定的阻力;同一個輪子的培林阻力、風阻、棘爪阻力是完全100%一樣)

理論上來說後軸上要有個負重去壓著車子,而小索是盡可能用現有的材料完成這個實驗
所以用手施力在車架底部的五通上,用體重計記錄施力的大小,手部還可順便感受有無震動


再來說一下實驗的器材:
內+外胎 =286g

配重塊重量:

輪子重:
輪子僅含內外胎的空重

輪徑的設定採用相同型號外胎最後一次外騎的記錄:2132mm

配重的話為避免風阻的影響,採框內配重
將配重的物品黏在框內
這是小索臨時的解決方案,要長期配重的話請買鉛片來處理

以下是未配重 與 配重 的影片會各做三次,這是其中一次的影片記錄
磅秤記錄了小索壓在五通處的一部份重量(總重含車一部份重量3.65kg;而手把處也會有一部份小索下壓的重量在)
(請忽略我的腳)

在此口述一下對震動的感受,時速100km/h以上,震的非常厲害,壓的多大力都壓不住震動感
速度愈低、震動感就愈低
70-60km/h有非常輕微的震動
60km/h以下已完全無感


而實際經過配重的後輪,即便時速100km也沒什麼震動感

若以上述的測試條件來說,若時速不到60km,或騎的是鋁框,小索認為不需要另外做動態平衡配重
若是輕量碳框、高板碳框且時速常常飆破70km可以"考慮"配重一下
職業選手動輒下坡80、90km,小索覺得有其必要性
而且動態平衡是前輪比後輪來的重要

至於配重對性能有無影響呢?如前所述:讓輪子自行空轉記錄70-10km/h 速度與時間的關係曲線,各做三次避免無法確定的誤差存在

用Golden Cheetah取出raw data

在Excel上做數據編排

用內建功能畫出折線圖

大家可以看到,線型不夠平滑,數值上並無法分辨有無配重的差異,是實驗不夠精準?
其實原因出在取樣與記錄的裝置
取樣是輪子轉一圈,速度感應器會偵測到一次;而Garmin 520記錄的資料是一秒一筆
要隨著速度愈慢、取樣數多了,精確度就會提升,線型也更漂亮
實際上光一個輪子空轉的動能,僅約略實際上路(車+人)的1%,這實驗設計已有盡可能突顯出動態平衡的差異,但碼錶的記錄值仍是無法分辦
真要搞一台高速攝影機來拍,玩這麼大

這時小索想了一下,若把配重物外移,綁到幅條上的結果如何?是否有辦法測的出差異?

用電火布纏緊在幅條上,避免高速風吹的晃動
其實這效果大概就是裝一支露出框外很長很長的氣嘴

重量是:13.61g

做實驗之前小索喜歡先大膽假設一下(樂趣之所在):速度愈快愈有差, 但30km/h以下幾乎無感?


實際上真的跑出來速度愈快愈有差異的線型,但要到多少速度才會沒有差異呢?仔細看了一下要25甚至是20km/h以下才沒有可見之差異

上面的圖或許很多人看不懂,小索一張張解釋




當然同上一個測試,一個輪子的風阻還是遠小於上路後車+人的風阻
這實驗設計已有盡可能想突顯出差異,而碼錶的記錄也是真的可以分辦

回想開頭的國外車友將配重塊貼在框,會不會反而增大了風阻???這就給有興趣的人再去測試吧

單就實驗的結果來看,配重物綁幅條上影響的確大過輪子不做動態平衡
所以一直以來,小索其實不會太在意輪子有沒有動態平衡,但我總是說不要用幅條特別粗的輪子,風阻會非常大
corima mcc……幅條都這麼粗,框高應是視覺用途

Bike Ahead……愈粗愈好

但不得不說上述輪子雖然風阻非常大,但剛性是好;使用者需要知道這些輪子的設計取向挑選符合自己的產品


結論:

上述實驗做出來的結果,小索給的也僅是建議

事實上還有車友跟小索說zipp的輪子刻意動態不平衡,是為了度過踩踏死點的一個設計???

終歸一句話:實際輪子是自己要用的,自己喜歡、騎的開心最重要
有心的話也可以實際高速下坡跑幾趟交叉比對一下,會有比較深刻的領悟!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幅條孔漏氣??無內胎漏氣原因查找

這是一個離奇?的事件


車友跟小索買了一對 SOLE TR50 零式 Disc,並自行安裝 Maxxis high road 25c 無內胎

說有漏氣的狀況,而且是幅條孔


幅條孔?聽起來是真的離奇,若框內有空氣的話也應該是從氣嘴孔洩漏進去的

所以當下小索的建議是將補胎液灌入後充份搖晃滾動、再檢查漏氣情況

之後車友傳了一段影片"像是補胎液從框內經過幅條孔洩漏出來",光看影片還真的是幅條孔在漏氣,補胎液灌了也沒用?這我也真沒看過,就麻煩車友把輪子寄回來我做個檢查

而這組合小索裝過太多次,照理上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是非常容易安裝也非常容易充氣

而框體本身也是無背孔的設計,少了貼襯帶的麻煩、也可避免襯帶沒貼好的可能!

無內胎框體,無背孔設計,免貼襯帶

在東西沒拿到手之前,小索只能用自己的經驗做判斷

、氣嘴沒鎖緊,大量的補胎液洩漏進框體內部、再從幅條孔洩出?

、框體在幅條孔的位置裂開了?


首先 一 是我推測比較有可能的;而 二 是覺得可能性太低了,畢竟碳框是一層層堆疊上去的要每一層都裂開而漏氣,想了想機率真的不高


就這樣2天過去了,很快的輪子又回到小索的手上!

說真的拿到手小索是很興奮的,立馬拆開來檢查


第一眼看到是框內部非常新(補胎液清的非常乾淨??)

Anyway~~~就先不灌補胎液試試,氣嘴鎖緊、胎打起來,用肥皂水檢查漏氣狀況

車友有特別標出漏氣的幅條,就結果來說的確如車友所說是幅條孔在漏氣


那這氣是從哪洩露進去的?小索檢查了一下框內部也很平整,並無裂痕

於是把胎拆開~~~~幅條孔還再漏氣

代表的是:充氣後導致框內有空氣從幅條孔洩漏,胎拆掉後框內還有殘存的空氣可洩漏

但是照理來說漏氣的話應該也是從氣嘴孔、不應該往比較遠的幅條孔去



小索這時就把氣嘴拆下來發現了有個止滑的o-ring;對呀,因為o-ring的存在導致洩出的空氣不走氣嘴孔,而往別處的可能~~~
o-ring的作用是止滑、而不是防漏氣,提醒大家別因此裝錯位置
實際上氣嘴只要鎖緊,這o-ring可有可無

為了印証小索的想法是正確的,就移除o-ring再充一次氣試試

可以看到少了o-ring於是氣體就從氣嘴孔洩出

那一切看來沒什麼問題,那就照正常程序裝好灌補胎試試

補胎液灌入後、原本漏氣的狀況已不復見


看來一切真相大白:

未灌補胎液前氣體從氣嘴進入雙層框中,再由幅條孔洩出

補胎液灌入後,可填補可能存在的縫隙,再去檢查漏氣的狀況

要做到最後一步才能算完整的安裝,而原則上小索會再放一晚確保氣密性!

經過六、日,確認無漏氣狀況

結論:

小索操作公路車無內胎已有多年經驗

碳框、鋁框;套接、焊接;各種框型;框體氣嘴孔鑽的孔徑;無內胎氣嘴的造型;不同家的無內胎;無內胎襯帶的選用;各家補胎液的效果

一般人想的到與想不到的問題,絕大部份小索都碰過;自然也有一套解決辦法!

像這案子是在未填充補胎液的情況下氣嘴無法完全氣密,或許這聽來很奇怪,但只要有實際處理的經驗就不會覺得意外

各種不同造型的氣嘴,哪支可以跟自己的框體完美批配
看起來可提供不同型狀可做更換的橡膠底座非常無敵
但翻過來從底部一看鑽孔小了些,不知會不會影響到進氣量

這就像有的廠商說自家的無內胎氣密超好,不需要灌補胎液也能正常使用,不會漏氣;講簡單一點也只是考量到"自身的胎本身不會漏氣";但是框的型狀、溝槽各有各的設計;根本沒法確認安裝後 胎與框 的接觸縫隙不會漏氣(尤其是公路車常破百的胎壓下)

而補胎液是操作公路車無內胎最重要的一個元件;有的胎為了輕量與性能,天生就是會漏氣(比方:Vittoria corsa speed),也是後天靠補胎液填補起來

所以最終狀況還是要灌入補胎液來做確認!!


下一篇再來聊聊市面上的補胎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