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ports 應該是對岸蠻大的輪組廠,中文名叫 方遠
這是車友寄來給小索處理的 Farsports 前輪
查了一下官網,應該是Ventoux C系列,不過框高25mm,查不到該高度的框體
車友說裝了HOPE的卡鉗會卡到幅條(如下圖)
咨詢過原廠,原廠回覆說:為了輪組的性能,所以走極端設置,需搭配shimano的卡鉗使用!然後呢?問題依然沒解決
Farsports 應該是對岸蠻大的輪組廠,中文名叫 方遠
這是車友寄來給小索處理的 Farsports 前輪
查了一下官網,應該是Ventoux C系列,不過框高25mm,查不到該高度的框體
車友說裝了HOPE的卡鉗會卡到幅條(如下圖)
咨詢過原廠,原廠回覆說:為了輪組的性能,所以走極端設置,需搭配shimano的卡鉗使用!然後呢?問題依然沒解決
車友帶來保養的 Campagnolo Bora One 50 DB Clincher
不過官方已將該輪組停產,取而代之的是Bora WTO 45 DB(PS: WTO是沒有管胎版),框高稍低但框體加寬成弧型胖胖框,標榜空力性能
Campagnolo Bora One 50 DB Clincher
實測重量:前/後 711/817=1528g
![]() |
相關調整的方式可自行google |
![]() |
外六角:18mm;內六角:11.5mm |
![]() |
外六角:薄型18mm |
從過年期間新車組好後就一直在騎碟煞車
星期一 至 五 在家踩台
假日就外騎(大多單日100-200km)
若是要問對於這台碟煞車的感想如何?小索可以簡單的兩個字總結: "Monster"~~~~它實在太快了!!
其實看體重計的數字與平日在家踩台的功率就能知道現在離競賽狀態還差的老遠,遠不如前幾年的水平
但就靠這"Monster",硬是能讓我在100-200km的獨騎中用更快的速度且稍高的功率完騎,體感還更不費力
![]() |
3/19獨騎200km,均速33.1km/h; 當然這很吃風向,不過這均速是以往小索不曾達到過的 |
小索很清楚這並不是因為碟煞的關係;原來呀……這就是"全能空力車"該有的性能表現
OK,扯遠了詳細的心得分享爾後再作介紹~~~~
================================================================
回到開頭的主題<胎壓的一點心得>
常有車友問小索說,胎壓要打多少?關於這個問題之前有分享過:"框"體有個上限值,"胎"體也有個容許範圍
只要選定的胎壓在兩者間即可,要高要低隨個人喜好做調整
https://good886mylove.blogspot.com/2021/03/50psi.html
至於講到"個人喜好":在身體可以容許的範圍內,我是盡量打到上限;當然今天路線有爬坡就是上限、純平路會低些、若都是下坡可以放更低 ("個人喜好",僅供參考)
坦白說我並不是個敏感的人,但是要我打75psi爬坡;只要一"抽車"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出跟100psi的差異;重拖…軟…發力不直接……等等等之類的
而實際的心得體驗:
這星期六 前輪胎壓110psi騎了 133km,爬昇1239m的路線,整個騎乘與抽車的感覺是非常好的,功率、均速都還不錯,回家還覺得游刃有餘
星期日 120km,爬昇890m的路線,今天騎就覺得路感似乎比較舒適,而爬坡抽車似乎也軟軟的,當下看時間還不錯只想拼速度並沒多想
而出發時的體感與功率跟昨日相差無幾,但到家後卻累到不行(當然也無法排除是前一天的疲勞積纍),好幾個小時才發現前胎壓變75.5psi(原來是我前一晚亂搞,胎又開始漏氣,出門前又未檢查);難怪抽車覺得軟軟的,還真不是錯覺
那75.5PSI的胎壓行不行?小索會直接跟您說:100%不建議(當然東西是您自己的,想怎麼做不是我能控制~~~坦白說我也不是個乖乖牌,也是喜歡胡搞亂搞;不過標示之外搞壞就要自己認賠)
用的外胎是:米其林 Power competition 23c胎壓的標示範圍需在87-116psi間,已經低於最小容許值
小索想了又想,是米其林標示的比較保守嗎?碟煞的制動方式為卡鉗咬住固定在花鼓上的碟盤,再經由交織在花鼓上的幅條去拉住輪圈
故花鼓設計方向與框煞完全不同
零式 公路車 碟煞 花鼓推出至今已3個年頭,今年迎來第一次改款
下述就做個介紹
-CNC精雕花鼓,鼓耳加大優化輪組剛性
|
由左至右:Novatec 411/412、DTSwiss 240 exp、零式 |
-棘輪座不鏽鋼防咬鋼片
|
零式 不鏽鋼防咬鋼片 |
|
鍍陶瓷防咬,效果有限 |
|
整顆鈦合金 |
-倒角式防水橡圈
-輪框鑽孔客製化
零式系列輪組會依不同的型號分別計算幅條交角來鑽孔,適配出最合適的幅條孔位
-自適應角不斷鋁頭
-頭部加粗幅條
多年的輪組經驗告訴小索,幅條最容易斷裂的位置就是 頭部、尾端 2處-高黏性框貼
框貼的選用一直令小索相當頭痛,有顏色很吸引人的:金屬色、珠光色、髮絲紋……,但黏性總是差強人異
經過多年的驗証,買不下30支,最終測到一支高單價進口膠膜
歷經了二年多,沒有任何剝落與退色(坦白說不講自己都忘了是貼紙)
新式的貼紙風格,會貼一張型號貼在氣嘴-固定為黑色
|
SOLE TR45 零式 DB |
-內圈局部減重框體
輪組的每支幅條拉力動輒100kgf,因此在鋁頭與框體的交接處往往需要相當的材料厚度才能避免框體被幅條拉爆
傳統的框體是內圈的每一處厚度皆相同,再依照所需的孔數去鑽孔
而零式的所有碳框採用是局部減重框體,針對不同孔數的框體皆有各自的模具,每個幅條孔處增加材料厚度,其它非幅條孔處維持所需的基本強度;該設計可以讓框體在保有剛性與強度下重量還能大幅下降
-新式碟煞輪圈:弧型框體寬度>28mm、重量下降
少了傳統C夾的容寬限制,零式所搭配的新式的碟煞輪圈寬度為29mm,完美適配市上絕大部份的25c外胎,達到真正的Aerodynamic,寬大的弧型框體設計減少側風的影響
那麼寬的框是否很重?不! TR35 單框僅370g、TR45 單框僅410g;遠低於同樣輪廓的框煞圈,因為碟煞框不像傳統框煞需耐高溫,故重量可再做削減,我們用的框是"重新設計"並非拿框煞圈來延用
-新版減重花鼓
傳統的花鼓減重是將鼓耳做小、培林改小;但零式是從內部去更改省去了多餘的重量
且機測仍能通過遠高於ISO Road
Bike的疲勞測試標準;廠商也說了,這"花鼓"強度拿去Graval使用也不會有問題!
Campagnolo Bora ultra WTO 33 |
DTSwiss ERC 1100 Dicut 35 |
官方公告重量、由輕至重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