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SOLE TR22 框體介紹

夢想就是要創造一個 輕量、耐用、高剛性、路感極佳 的輪組
輪子本身是由輪框、鋁頭、幅條、花鼓組合而成
好的輪子應該架構在各個零件的搭配上,不該僅僅是把各個零件組合起來


低框雖然輕,但在剛性與風阻上比不上高框的輪子
所以需從框型來做補強
合金材質與框型的改變
框體材質選用6066鋁合金,比市面上常用的6061系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高上30%
並將框外型設計成圓型狀(弧型板邊),增強了剛性,並較一般A字框、方型框有更低的風阻

也因此TR22框體與XR200相比,雖然重量相近,約385-390g;但編成輪組後的側向剛性,有10-15%的差距;
也比DTSwiss 新框體 RR411 輕上45g(2016 DT RR21輪組所用的框體)
6066鋁合金有較高的抗拉強度,該框體所能承受的最大幅條張力是140kgf,比RR411高上20kgf

框體設計成Tubeless(無內胎)型式
Tubeless 可相容於 Clincher 胎型式;Tubeless外胎+預灌補胎液,提供了管胎般的極佳路感、與強大的防刺力

框體內部入胎與扣胎的深度甚至是弧度都經過不斷的反覆計算與測試
才能達到不難裝胎,好打氣

經過車狂之家實測5 條Tubeless外胎 - IRC Formula tubeless light, Innova-pro Regulus tubeless, Schwalbe pro one, Vittora Corsa speed,Giant GAVIA SLR 皆可用一般的落地式打氣筒灌充,不需動用到空壓機!

打氣的難易度,較一般市面上Tubeless框來的更優


而Tubeless少了一條內胎,不僅重量更輕,而且滾動阻力更低
(rolling resistance 測試 時速29km/h 負重42.5kg,約可少3-4W)


SOLE 零式花鼓特性介紹-前篇 
SOLE 零式花鼓特性介紹-後篇

極佳的側向與扭轉剛性
1320g超輕輪重
特製輪框鑽孔,降低幅條斷裂機率
雙邊四角鋁頭不僅輕也可避免斷裂的發生
大培林採用,提高其耐用度
框體弧形面設計、輕量扁幅條,降低風阻
無內胎支援,給予使用者安心、穩定及舒適的騎乘感

SOLE TR22 零式就是小索盡可能達到最佳性能的組合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SOLE TU44,CHC側向剛性測試驗証

科學是很精密的--這是小索在學時一位老師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
這個準則一直在小索心中,公布的任何數據都要力求公正性,公開透明


2016/11/14 帶著 SOLE TU44 零式 ,至公証單位CHC 進行前後輪側向剛性數據檢測

小索在家使用側向剛性的治具已近1年,但一直以來沒機會驗証其準度
今日的目的就是為了跟CHC的百萬測試機台做個數據上的比較
CHC 萬能材料試驗機

固定住輪子的治具也是異常的粗壯

此探棒頭可同時施加推力並記錄位移量

開始前先與技術人員對談了解測試過程
量測點:1. 氣孔處,2. 與氣孔處差90度位置且需在幅條上端
推力範圍 :5-26kgf   推力與測點為同一支探棒(處在一直線上)
治具架好後,一按開關,接著圖表就出來了!
施力與偏移量應為線性;取5-25kgf斜率














同步轉貼MAVIC檢驗側向剛性流程

MAVIC推力值是0-20kgf;而CHC推至26kgf,已高於MAVIC的測試推力峰值
只要輪子的剛性夠,設定正確,施力與偏移量就會成線性關係,詳情可看這篇:CHC的輪組測試--側向剛性







過了幾天後,收到CHC的報告(共三頁,不可摘錄)
受測輪 SOLE TU44 零式

前/後輪重為:0.55+0.71=1.26kg



2016/11/14 CHC 量測的數據
SOLE TU44 零式 前輪側向剛性(幅條間=氣孔處):55.6N/mm
SOLE TU44 零式 後輪側向剛性(幅條間=氣孔處):50.8N/mm


2016/10/27 小索用治具量測的數據(https://www.facebook.com/soleroadbike/posts/1248601851876428:0)
SOLE TU44 零式 前輪側向剛性 氣孔處 54.8N/mm

SOLE TU44 零式 後輪側向剛性 氣孔處 49.95N/mm 
雖然小索是用"手"推力,治具也不如CHC來的粗壯,但數據上僅比CHC低估了1.5%左右

事後跟CHC 技術人員討論:因為治具並不是同一台所以測試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誤差
聽對方這麼一說,我也釋懷了!!


結尾
自從小索去年看見CHC的測試數據,經過一年的努力,研究國內外各家輪組,並用治具做驗證;終於做出我心目中 輕量 且頗具 剛性 的輪組

而一直以來小索直言不諱的個性也得罪了不少先進與前輩,但提出的數據都有其依據
也秉持著數據會說話的精神
小索相信大家都是為了做出更好的產品而努力的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SOLE 零式花鼓特性介紹-後篇

零式的設計是全面性的,既然要做就要達到各方面的性能與數據提升,絕不僅止於耐用度剛性

風阻
風阻與截面積成正比
風洞測試圖,前花鼓的風阻並沒小到可以忽略
也因此零式前花鼓的截面積,要做到盡可能的小

左為"零式"前花鼓,相較之下,比一般坊間的花鼓耳都來的小

對比Ksyrium 125週年前輪

雖然小,但是用負載能力更高的培林
因為小,反而可以做的更輕
因為小,所以風阻自然就低
因為小,幅條用的更長,使編起來的輪組路感更好

鼓耳這麼小,那剛性呢?
SOLE TR22 零式 - 前輪側向剛性52.5N/mm

MAVIC Ksyrium 125周年 - 前輪側向剛性48.1N/mm

2015 DT RR 21 -前輪側向剛性測試 : 45.1N/mm
重量呢?
前輪重量比較 "SOLE TR22零式": "Ksyrium 125th": "2015 DT RR21"= 575:613:660

不僅且頗具剛性風阻還更低

輕量化
要用負重能力高的培林,整體重量自然就會上升
為了克服這問題,從鍛胚就開始改進花鼓的強度,鍛造時採兩軸向的方向施壓,使結構更為扎實;並用上7075 鋁合金來製作花鼓本體比一般坊間常用的6061鋁,高出約100%的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

多重CNC 車削,省去不必要的肉厚,並用上專業的軟體分析;所以零式後花鼓雖外形比各家大些,但重量還能相近,甚至更輕

"零式"前花鼓83g,後花鼓218g;一對301g

DT240s 前花鼓108g,後花鼓214g;一對322g

 
ZIPP77/177 前花鼓110g,後花鼓250g;一對360g

維修便利性
花鼓用久了,棘爪內部的油品總有惡化的一天;或是大雨過後的保養
拆解"零式"後花鼓也相當的簡單,只需25mm112mm六角板手,即可取出棘輪並自行上油做保養
而這些工具都是一般五金行就能買的到的,爾後即可自行在家保養花鼓;省下來回店家的時間與金錢,可多踩些踏板並多吃些美食(大誤……)

2支5mm板手,1支12mm板手可將左右端蓋缷下
即可把棘心抽出上油保養

結尾
上述是小索花了多年的時間,研究了國內外眾多輪組,整合各家的特性,把優點留下,缺點剔除;並花了長時間的路測與治具測試
零式雖沒用上多特殊的材料與技術,但還是努力做出剛性(Stiffne)、耐用(Duralably)、輕量(Lightness)的輪組

零式只是開啟台灣人在輪組研究上的ㄧ把鑰匙;台灣有非常多的人才,相信各有其獨到的見解能做出優秀的輪子,並期許能互相激發出不同的火花


下一篇:TR22框體介紹;SOLE TR22 零式 相輔相成,才稱的上輪組系統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SOLE 零式花鼓特性介紹-前篇

先求剛性與耐用度,再追求輕量化

曾有輪組廠問小索說?何謂一個好的輪組?

小索曾努力的訓練,並參加過國內不少的聯賽,獎盃也有好幾座
對小索而言,一個好的輪子就是要有滿足自身所需的性能”(剛性、重量、風阻)
由於練車的時間長-->輪子一定要很耐用
若真出了狀況也要維修保養方便”-->要做到有說明書在手、保養人人可做,真要維修也不會花大錢

由於小索是工科出身,內心有股RD魂,要我用花俏的語言來行銷實在不是我的style;在此用理論與數據來證明它的優點~~~~"零式"雖沒有亮麗的外表,但樸實中蘊含著潛能

耐用度
零式的設計宗旨之一:耐用度一定要很好
與一般輕量花鼓的做法並不同,為了取其輕反用上更小顆的培林,一併犧牲掉耐用度;為了增加"零式"耐用度,小索反而用上更重的培林,

下表是零式與國際大廠DT240sZIPP 77/177 培林動能負載力比較
與DTSwiss 240s相比,”零式”所用培林負載力更高,會有更佳的耐用度
分別有6%至20%的提升

剛性 - 側向剛性
在第一批零式花鼓打樣時,小索與DT240s公版花鼓做了剛性比較
在相同的框體(TR22),幅條(Aero424),鋁頭(AC144)下;240s 公版花鼓,所測得的"後輪側向剛性"數據29.5N/mm


"TR22 零式 打樣版"的後輪側向剛性數據:45.15N/mm

當然小索之前就已分析過 DT 240s的公版花鼓,耐用度雖然不錯,棘爪的設計也很有特色;但側向剛性就是它的軟肋

為此另跟廠輪 2015 DTSwiss RR21做了比較
後輪側向剛性數據:44.1N/mm

在數據上,"2015 DT RR21"雖與"SOLE TR22零式"後輪側向剛性不相上下,但實際上  RR21 單後輪重量至少比"SOLE TR22 零式" 重上50g



而在正式量產版本,細調了各部件的設定,以下是"SOLE TR22 零式-Strong"與"MAVIC Ksyrium 125"的比較


"SOLE TR22 零式-Strong"的後輪側向剛性數據:50.5N/mm

"MAVIC Ksyrium 125"的後輪側向剛性數據:51.75N/mm


重量上也是相近,757:766g


一如之前所說,輪組結構是一種系統,光是零式”是沒法達到廠輪的輕量與剛性,所以同時小索也開發自己的私模:"TR22"框體
"SOLE TR22 零式"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接近人稱爬坡神器MAVIC R-Sys的剛性與重量 (註:Ksyrium 125 後輪 與 R-Sys SLR 後輪同出一轍)

TR22框體還另外支援Tubeless外胎,這是R-sys所沒有的!


剛性-扭轉剛性
小索詳讀了CHC的測試數據,集各家輪組之大成,盡可能把零式花鼓的扭轉剛性做到最大:花鼓耳加大、幅條角成切線………
鼓耳要多大,才能讓幅條成兩兩平行的切線;一切的一切都是經過計算的
左為Shimano WH-9000,右為WH-9100;可發現傳動側的鼓耳變大;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扭轉剛性
有些已有前輩做過,那就要來點不一樣的:非傳動側為0X1X雙模編法追求側向剛性用幅條較短的0X編法,追求扭轉剛性用角度較大的1X編法;也稱的上一點小創意
左為放射狀0X編法,右為1X編法
到這先暫時休息一下~~~~下一篇再繼續解釋如何做到輕量與風阻的優化~~~~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DT 240s公版花鼓與DT RR21 廠輪側向剛性值


日前在BLOG發表一篇文章
僅差花鼓,DT 240S 與 BARTIME RS101 對輪子側向剛性的影響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6/06/dt-240s-bartime-rs101.html
結果DT 240S的公版花鼓大敗

因為DT 240s的花鼓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第一選擇,也因此這段時間聽到了些質疑的聲音
那側向剛性到底重不重要呢?

今天抽個空來寫個文章,同樣的還是用數據來說話:
市面上也有不少用DT 240s 公版花鼓編成的輪組,我們就來看看數據是否也是偏低:

下述的三個數據是經過認証的CHC測試:
DT 240s 彎頭公版花鼓
FFWD F4R-C 後輪側向剛性 36N/mm  一對輪重1672g重
原圖出處,單車誌

DT 240s 直拉頭公版花鼓
Reynolds 58 Aero     後輪側向剛性 31N/mm  一對輪重1318g重
Sxxxxx Fatboy 1060 後輪側向剛性 32N/mm  一對輪重1268g重

由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得出,輪子愈重,理應側向剛性會愈好;
但這不是線性的,比方要10%提升,輪子可能要重20-30%

下為2015年 DT RR21 後輪側向剛性測試 44.1N/mm 一對輪重:1489g(後輪829g)

TR22框體,DT 240s 公版直拉花鼓,後輪側向剛性測試29.5N/mm  後輪726g

公版240s花鼓,與DT RR21 廠輪的特製240s花鼓,編出來的數據就是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花鼓會影響整個輪子的剛性

當然RR21 也不是這麼完美,雙邊幅條用1X編法,這是明顯會弱化扭轉剛性的作法
(或許DT有它的考量,覺得扭轉剛性並非這麼重要)

類似的設定我們也可以在MAVIC的輪子上看的到,2016 Ksyrium Elite 53.55N/mm的後輪側向剛性-極高
但是傳動側幅條採放射狀,會弱化扭轉剛性


而用上 Tracomp 技術的MAVIC R-SYS SLR,因為傳動側2X,照官網所述扭轉剛性可提升3.5X
原文出自mavic官網
由此可得一個結論;廠輪是非常看重側向剛性的,寧可弱化扭轉剛性,也要把側向剛性做好,當然廠商為何為如此看重側向剛性,我想跟使用者的體重有關係,像RR21建議使用者最大重量:車+人110kg,而ELITE 是120kg


有什麼問題,歡迎提出討論~~~~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流言終結者 -- 輪子使用過後幅條張力會下降,需要重新拉升做校正,是嗎???

最近碰到有些客人會說:輪子騎了幾個月,麻煩檢查幅條的張力有沒有跑掉

而車狂之家的回覆就是:看一下輪子有沒有偏擺,沒有的話就不需要做校正

以常編的20支幅條的前輪來說,每支的張力有110kgf

而這20支幅條達到了一個力平衡的狀態
只要有一支的幅條張力設定跟一開始明顯不同(比方斷了,歪了)
輪子立馬就會有偏擺產生
所以其實只要檢查有無偏擺即可,若偏的幅度很大,通常都是有東西壞了
(這是指車狂之家或是些大廠牌的輪子;一般市面上有許多輪子在結構剛性上、QC上是不合格,會偏是正常的)

那回到我們的主題,輪子使用久了張力是否會下降呢?
這要看當初編輪的人張力釋放(Release spoke tension)有沒有做足

說是張力釋放,行為反而是做張力拉伸,進而達到釋放的目的
其原理就是輪子在路上行走會不斷的受力,撞擊,幅條張力會有高低起伏
而我們張力釋放就是針對幅條張力先做提升,把上路後會碰到的狀況預先做好
如此一來可極大幅度的降低上路後輪子偏擺的可能
這是一般組輪廠的張力釋放裝置,會對花鼓本體做施壓,進而改變幅條的張力
一種人工的張力釋放方法

編輪時轉緊鋼絲頭;再釋放張力

結論就是:
完善的張力釋放,可以讓輪子爾後幅條張力下降值極低
即便在1萬公里後,降幅還可以在10kgf內

實例分析:
這是一個客人最近因異音寄來維修的輪子






異音的問題在棘輪保養、端蓋鎖緊後已解決;也經過三次共220km的路測


要求檢查一下張力

因為自己編的輪子天天都在騎,張力會不會掉太清楚了!
既然客人想驗證就來吧:(OS:驗証這個挺費事的)


步驟如下:
先記錄每支幅條經張力計量測後的讀值


再從輪子上抽一支幅條起來(彎頭式花鼓,拆幅條飛輪是一定要拆的)


掛到拉力計上,將幅條拉升至130kgf (<-- 當初設定的幅條張力)

記錄張力計上的讀值 1.32

對比之前量測值,即可判讀現在的幅條張力
1.32-1.37 ---> 即130kgf-140kgf
對的,有時會多拉一些,把幾年後張力的下降值一併拉進去,不多5kgf就夠了

而剛抽起來的幅條還需裝回去;調整好、張力釋放做一下;看看輪子有無偏擺,進而校正到完好如初

上述整套做完,才能確定每一支幅條的張力是否正確~~~~缺一不可,還挺費工的

Anyway,用了許久,其實張力也沒差多少;若差很多,不是一開始就沒處理好,要不然可能是東西壞了

車狂之家一直都希望輪子到各位手中,永遠沒有再找我維修的一天
所以在出貨前都會盡可能做到最好;您用的安心,我也開心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2013,2014 ZIPP 後輪側向剛性

之前FB有人提問說zipp的輪子側向剛性是多少?

以往並沒有量測過zipp的輪子
當時只能從它的配置估計是40N/mm上下

這幾星期有拿到二組客人保養的輪子

分別是
2013 zipp 202 firecrest carbon clincher
2014 zipp 303 firecrest carbon clincher







2013 zipp 202 firecrest carbon clincher 後輪 側向剛性值 42.5N/mm


2014 zipp 303 firecrest carbon clincher 後輪 側向剛性值 40.75N/mm



出來的結果還不錯,都有在40N/mm 以上

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zipp近幾年的花鼓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6/06/zipp-2006-2015.html


照理來說在完全相同的用料下,zipp303的框高更高更重,剛性應該要好過zipp202的
不過2013年zipp後花鼓用的是188 v8,所以側向剛性還比2014年來的優;
但是扭轉剛性是非常差的,所以該花鼓後來就做了改款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這次測試的框體是clincher,單框比tubular的重上至少100g 所以若是測Tubular的話,側向剛性會差一些些

2015年的zipp輪組,目前沒機會碰到,沒法分享心得給各位
不過 除了202之外,幅條用上更粗的cx-sprint (原本是cx-ray)

所以重量上升,剛性應該更好一些些



後記:
以往zipp的輪子重量上都很輕;其剛性、耐用度也為人所垢病
近幾年花心思在花鼓的研發上,相信以往的缺點已不復見
不過重量上,也是一飛衝天

魚與熊掌,看來是難以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