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什麼 TU30 客訴??來談談碳框剎車面上的孔洞

這是二週前有車友訂了一組SOLE TU30 零式
收到輪子第一時間發圖給小索問說:剎車邊的小坑洞是否是正常的?

坦白說小索在編輪時並不會看的這麼仔細的檢查,原因有幾個:
1. 因為剎車邊若有細小的孔洞屬正常、並不影響使用的,也沒有安全上的疑慮
2. 碳框是碳纖布+樹脂放在模具中高溫高壓成型;成型後的碳圈是粗胚的狀態本身表面就會有凹凸,要經過"打磨"並把剎車邊遮起來後再上漆
對的,剎車邊爾後會經過夾剎會有高溫高熱,漆本身不耐熱、故不上漆
所以剎車邊會呈現出碳圈一個原始的狀況,會有細小的孔洞;或多或少這是碳圈都會有的情況
而板邊可以上漆,要做的話倒是可以把瑕疵都處理掉
MAVIC Cosmic Carbone 40

小索拿到客訴 TU30零式 後的實拍圖
但似乎這種說法無法說服車友,小索請車友將輪子寄回,並拍影片給原廠做判定
原廠的解釋其實跟小索大同小異,並提到很重要的一個重點:平整度數值在0.15mm以下
這是小索編輪時會特別檢查的,有些碳框在某處會特別寬,只要超過一定的數值剎車就會有頓挫感(剎車時每轉一圈頓一下),在小索眼中這就是嚴重的瑕疵品~~~~打掉


Anyway~~~最後小索將廠商的回覆直接轉給車友看,不過車友似乎不太滿意,覺得品質沒達到他心中的期許,要求更換一組

當下小索是感到無奈的,小索一直認為會跟我買產品的車友是認同我的,也相信小索看過這麼多大廠的產品、對自己產品的要求是夠高的、對於自身不夠專業的部分也協請原廠做了判定;
但做了這麼多也無法解除車友心中的疑慮

買賣本身就需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若有問題小索負責到底
但若缺乏一定的信任,小索覺得這筆交易不成,對雙方而言或許是好事也不一定

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

輪子抽車老是磨剎車皮?怎麼辦?是輪子剛性不足嗎?

輪子抽車老是磨剎車皮,是輪子剛性不足嗎?

抽車時車身會傾斜,會施與輪子一股側向力,因此許多人會直覺說輪子的側向剛性若不足的話,這輪子會比較容易磨到剎車皮
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
在2、3年前小索就針對這問題做過研究,得出了一點心得;今天跟大家分享討論一下
====================================================================
首先我們要排除一種可能,就是你的輪子有play(游隙),也就是預壓(pre-load)沒調整好
有些輪子的設定是有預壓的,需要一段時間巡一下,可參考上一篇:Campagnolo Bora Ultra 50 AC3 維修保養、簡單記事

當培林間有游隙時,只要輕輕撥一下輪框就會發現間隙(gap),這種情況下當然會比較容易磨剎車皮,要先把該狀況排除
===================================================================
進入到正題:什麼輪子會比較容易磨到剎車皮
偶然的情況下小索看到的一張圖
輪圈的左側施加一負載(applied load)
stiffer/deeper rims shows less deflection at point at load
剛性較好/較高的輪框,在有負載時偏移量會比較小

其實這個就是指輪子的側向剛性,施一負載,求偏移量,就是指側向剛性
實際上小索做過上百組實驗:
輪圈的剛性較好,編起來的輪子側向剛性會比較高沒錯
但框高比較高就不一定了,有時輕量化過頭反而適得其反
(因為框高高的輪框可能做的超輕、那剛性就會打折)

在施力點的對向(180°),寫到stiffer/deeper rims shows More deflection opposite load.
剛性較好/較高的輪框,在負載的對向偏移量會比較
疑?這結論就妙了;不就代表剛性愈好的框、愈高框的框,愈容易磨剎車皮嗎?
也因此小索覺得有需要針對這結論做研究

影響輪子剛性不外乎就三種編輪材料:花鼓、幅條、輪圈
同一時間只要固定其中兩項,另一項做變動交叉比對就能得出結論
相關的實驗視頻在以下連結:
側向推力100N,量測對角(180度)偏移量
===================================================================
實驗方法:在輪圈上施力100N,量測對角位置(180度)時,輪圈產生的位移量
位移量愈大的,代表愈容易磨到剎車皮
夾器位置在輪胎接地點的"對向";統一量測施力點的180度位置偏移量做比較

花鼓、輪圈相同時,改變幅條的粗細,是否有所差異?
小索拿了2種花鼓做比較
同為 零式 花鼓;幅條加粗的情況下 側向剛性提升,但對角偏移量沒什差異
同為 DT240S公版花鼓;幅條加粗的情況下 側向剛性提升,但對角偏移量一樣沒什差異
結論:幅條加粗可以增加輪子側向剛性,但針對抽車磨剎車邊情況是無明顯幫助的


輪圈、幅條粗細相同時,改變花鼓是否有所差異?
我們知道良好的花鼓設計可以改善輪子的剛性
在框體、幅條相同的情況下;剛性愈佳的輪子的確是愈不容易磨剎車皮
結論:能賦予輪子更高剛性的花鼓,抽車也比較不容易磨到剎車皮
PS:圖中 Aero494 與MAC14 兩種幅條僅形狀上的差異,同長度下重量是一樣的


花鼓、幅條相同時、不同框高的輪框,是否有所差異?
TR22、TU38、TU45 (尾數=框高),我們可以發現框高高不代表側向剛性一定好
但奇妙的是,愈高的框對角偏移量愈大(愈有機會磨到剎車皮)
在用公版DT 240s花鼓做實驗還是得到同樣的結果


花鼓、幅條相同時;框高也相同但框體本身剛性不同,是否有所差異?
比較不一樣的框、有開口,有管胎;輕的350g,重量520g
相當然爾編起來剛性當然有高有低,但同樣的框高下,對角偏移量都非常接近
結論:框體的剛性並不是輪圈是否會磨剎車皮的主因;同樣的框高下,對角偏移量非常接近


幅條張力拉升120kgf-140kgf 是否有差異?

實測幅條張力從120kgf提升至140kgf,但偏移量並無太大差異


抽車磨剎車皮的情況其實很常見,也常有車友跟小索提過,某某輪子會磨剎車皮
但其實在我看來很多情況下是無解的
若你的培林沒間隙(緊配)幅條加粗張力拉高是最多人想這麼做的,但是實際機測的結果是沒明顯幫助(除非除非你的輪子一開始張力就沒拉對,做的過低;或是你的輪圈超輕,軟趴趴)

最好的做法不外乎是把花鼓換掉,或是把換低框,但換掉二者其一;你的輪子還是原來的輪子嗎?

其實看完大概也猜的到,市面上哪些輪子在抽車時比較有可能磨到剎車皮;雖然輪子的側向剛性並不等效磨剎車邊,但還是有其相關係;最怕預壓沒調好(培林鬆配)、輕量化、高框、側向剛性也不好、幅條張力瞎拉,那機會就大增了
真不行的話就夾器調開一點吧

最後來個案例分析:之前有朋友寄一對輪給小索檢查(實售價大約是8、9萬元,框高是38mm),說會磨剎車邊
小索先檢查預壓有沒有調好==>正常
接下來量測幅條的張力,非常低70-80kgf;翻了一下原廠網站的介紹建議值是130kgf;差異還蠻大的;就逐步拉升調整
寄回後朋友試騎抽車就正常不會磨到了
之前聽車界的前輩說:幅條張力沒拉到100kgf,輪子的剛性會有多好,他是很懷疑?
看來是有些根據;張力做足、且平均是一個輪子耐用不出狀況的必要條件,尤其是輕量的輪子更為重要!

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Campagnolo Bora Ultra 50 AC3 維修保養、簡單記事

車友的輪子偏擺,寄來給小索處理;順便做保養

偏擺的是前輪,依照以往的經驗,前輪的偏擺很多情況下都是幅條受外力撞擊造成的
而這組也是一樣的情況;在有張力的情況下幅條的變形不易見 ,把鋁頭鬆開就很明顯


更換好後在調輪台上轉看看,仔細看板邊是成波浪狀的,WHY?
其實Campagnolo的碳輪都蠻輕的,這個輕不是在花鼓上、而是在框上(另外就是幅條支數減少)
一個碳框剎車邊跟幅條孔都要有一定的厚度,最有空間做薄的就是板邊
在幅條的高張力下就會被拉至變形成波浪狀
使用上有什麼影響嗎?似乎沒有,Campagnolo出貨量大且贊助的車隊也不少!

再往下看這也是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有些輪子空轉再啟動時會"咔"一聲?
其實這是爪式棘輪常有的狀況,因為每個爪是獨立運作,在空轉-->踩台要接合時沒法做到完美的同步,這時就會有2爪先入齒,另一爪再入齒的情況;故會有""一聲

文字說明或許不了解,小索拍了影片模擬了一下

也因此棘輪座上有一齒齒的棘環咬痕,可見當下軸心會有些歪斜的

要改善棘爪不同步要從接合方式的設計著手,花鼓廠要有該解決方案才行
面齒式接合


最後小索要提醒一下是預壓(pre-load)調整的部份,這部份是一段時間就要去循一下的
其實小索認為這是每位Campagnolo、Fulcrum車主都要會的
若預壓沒調整好,軸心有間隙時,會減損軸承、珠碗的壽命

附上官網的技術文件
官方調整步驟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Giant SLR1 後輪偏擺原因檢查與調整


這是車友送來的一個輪子,偏擺的原因不明,希望小索修理一下,並找出可能的原因
拿到手看了一下,小索覺得麻煩了,這輪子的鋁頭是隱藏在框中的,而且這輪子裝的胎是GP5000TL無內胎;這代表的意思是?
若要調整偏擺的話

1. 胎拆掉GP5000TL無內胎
號稱很難挖的GP5000TL,仍然只需""一支"挖胎棒


2. 補胎液擦乾


3. 無內胎膠帶撕掉


4. 膠帶的殘膠清理

若這輪子當初的設計鋁頭是外露的,調整就很簡單了,5分鐘就能解決
但卻不是,至少要花十倍以上的時間
再告知車友後就開始著手處理,先把胎洩氣檢查偏擺位置跟幅條張力的相關性

為何這麼做呢?因為這輪子的剛性是不錯的,小索基本上認為若編的好的話"張力會是平衡的"且正常使用下不應該有太大的偏擺,若導致其偏擺的原因就很有可能是人為損壞造成的

經影片我們可以發現到,偏擺處的幅條張力的確是比較低的;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狀況,就是該幅條有受過撞擊產生變形

幅條本身有張力拉著不容易觀察到形變,當讓張力降為"零"時,即可看見幅條是有變形的
當然,這個變形是明顯受外力撞擊的人為因素造成的
(在小索處理過偏擺的輪子中是很常見的,往往車友不知何時把幅條用彎的進了導致偏擺)


調整好後,再把襯帶黏回去
Giant的襯帶雖然厚,但黏性似乎有點不足;用一些小技巧先將襯帶壓實……略


裝上GP5000TL無內胎,打氣撐起外胎、洩氣、灌入補胎液、打氣
最後量測一下側向剛性:43.5(N/mm)有大廠的風範

經過了小索這次的檢測後,查找出根本原因、修復了其偏擺量測其側向剛性
也讓車友心裡有個底,更能安心的使用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輪子偏擺怎麼看?

這是小索常被問到的問題

常會有車友傳影片來,類似如下:
輪子在車架上轉呀轉,仔細看外胎的部份會有左右+上下的跳動

車友就會問說?這是偏擺嗎?怎麼處理?

這時小索會讓他拍另一個對準剎車邊的影片,如下
若不看外胎的部份,只單看輪框;我們會發現是幾乎無明顯擺動的

對的,實際上;偏擺、真圓我們是不看胎的,而是看輪框本身
(左右的擺動通稱為偏擺-側向;上下的擺動通稱為真圓-軸向)

那偏擺跟真圓要多少才是符合標準?其實ISO4210中依不同的車種有不同的規範
單位:mm
依跑車來看0.7mm = 70條,其實是非常大的值;人眼其實能觀測到1條的差距
(意思是說即便您看到有明顯的偏擺,也不見得大到70條)

至於怎麼量測就是用百分錶,如下影片:
該輪子的最大偏擺約50條(指針轉一圈是100條)

常有車友會要求說,輪子偏擺要做到5-10條;坦白說小索是有點OS………

若你的輪框是平整的,只要求偏擺的情況下當然可以調到很完美
但實際要讓輪子很耐用,長久的使用上來偏擺不會明顯加大,反而幅條的張力才是最需要注意的;有編過輪子的人就會知道,張力落差過大的情況下,沒打氣時沒偏擺,氣灌進去就偏了

也有碰過輪框本身已經歪了,還硬要做調整繼續用的;這種情況下用幅條的張力把輪框已有的偏擺拉回來,輪子長久的使用可能會有問題


車狂之家向來所追求的是長久以來的耐用性、並不是第一時間拿到手的表象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碳輪使用注意事項

最近碰到到幾組燒框的輪子,籍此機會小索來解說一下

1. 不約而同的燒框都是後輪,why?
一般我們下坡是捉前剎6,7成/後剎3,4成的比例
原因有2個,在機測上,相同的握把力下,前輪所能提供的制動力是後輪的"2倍"(這是在平路的情況)
而在下坡時重心會往前,前輪會比後輪有更高的抓地力;前輪其實是較安全且在較低的框溫下更能讓車子制動的方法

2. 燒框的面積是局部的,並非整圈?
碳框是人工把一片片碳布貼上並非一體式,且人工就存在些許不確定性
也因如此碳框的重量誤差會比鋁框大的多
比方同一批生產的鋁框重量會在±2g,但碳框會在±20g

當有意識到燒框時,使用者就會停止使用,不會搞到整圈變形還在騎乘


在剎車塊的安裝上,如何減少燒框的可能性?
1. 剎車塊需要有大面積的接觸剎車面
很多的碳框在剎車邊是有個弧度,但鋁框剎車邊往往是一個平面垂直於地面
在換輪組更換剎車塊時,剎車靴的角度要做重新調整,達到最大接觸面積
若剎車有異音產生,可以試著調整剎車塊做前傾

2.  需使用廠商指定剎車塊
通常購買碳框輪組,廠商一定會附上一車份的專用剎車塊;這剎車塊就是專用在該組碳輪上,若要拿別家的碳皮來用,請先詢問您的賣家;碳皮也不要用在鋁框上、也不要用在陶瓷框上;三種介面不同、並沒有做過完整的晴雨天機測;隨意搭配的結果無法估量,不僅無保固且還有安全疑慮

3. 夾器的位置需左右平均,不能吃單邊
小索特意拍個影片來解釋吃單邊的情況

夾器上有個小螺絲可以調整剎車靴的左右平衡,可以發現到在不平衡的情況上,輪框會因為夾器的作動推離原有的位置,因為這推離的動作,就會導致剎車邊左右的溫度差異
鋁框不會燒框沒什麼大問題,但在碳框上問題可大
小索實測過只要差一點點,經過下滑制動測試後溫度就會有明顯的差異
記得:夾器的位置需左右平均

4. 剎車塊要夾在剎車邊上
這是小索身邊的一個親身案例,這輪子在給車友試騎後歸還,發現燒框了
其實同一個輪子在出借前小索也試了許多次(單剎前輪下滑平均13%坡1.3km),我對它還是有基本信心的

看到的第一眼我傻了,這框真這麼糟?
但仔細看過了之後發現只有後輪的單邊有明顯的燒框痕跡

這是一般碳框的剖面,可以看到剎車邊的厚度是相對厚的,剎車邊的分界也非常明顯;
當剎車皮安裝超出正確位置,碳框的厚度是明顯下降的

細看後發現,透過剎車痕跡,原來是燒框的那邊,剎車皮安裝超出範圍,往下多了3mm左右
當然這屬於人為損壞,輪框廠商不會對該狀況做出保;而小索會針對輪組維修所需的費用做報價


其實試到現在,小索還沒碰到一個開口框不燒框的

這是國外一個機測的影片,一直夾夾夾、夾到胎炸開,很明顯可以看見,框邊還是有外翻的現象(燒框)
PS: 碳纖維受到巨大的衝擊會斷裂,而下圖是形變;所以合理推論我們可以知道胎炸開前,外框已經受熱達到Tg點而有外翻(燒框)的現象

Anyway
小索能做的就是為各位做把關,挑選好的、負責的廠商為供應商
保固內是非人為的問題產生,小索送廠判斷後一定會跟廠商爭取負責到底,讓大家能安心的使用車狂之家的輪子 但若是人損的問題,當然也會有完好的售後服務,但就不會是免費的 與車友們分享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SOLE TU30 零式 爬坡輪

SOLE TU30 零式 

繼 TU45 零式 後,零式家族的第二款管胎輪組,重量:1111g
框高30mm,寬26mm,單框290g
當初會開發它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小索今年武嶺盃要用的

要有跟大廠一樣的剛性、重量還要能更輕;因應高山多變的地形氣侯,制動力要非常優異

制動性能
TU30不同以往的碳框,它的剎車邊是有紋路的
SOLE TU30 零式 菱格紋剎車邊
ZIPP跟 Campagnolo的經驗告訴我們有紋路的碳框可大幅度增加制動力,由其是雨天
ZIPP SHOWSTOPPER™
Campagnolo AC3™
小索試騎秋謙路,光晴天的制動力就很像鋁框,

面對近20%的陡坡,握剎把位僅剎前輪也能把速度壓在40km/h之下
說實在,剎起來的手感說是鋁框也不為過;會不會燒框是碳框最需注意的~~~當然是PASS

數據表現
小索常常保養車友的輪子,有很多機會可接觸廠輪,有興趣的輪子都會量測一下數據並做個記錄
這就直接表列來做個比較
實際測試影片有興趣的人可至以下連結查找: 框剎 側向剛性

數據很漂亮,騎乘的表現如何?當然小索自己講沒說服力,請北部車神試試
對的,試騎完就沒回來了;之後又帶了一組(好東西就是要分享)

那價格如何?
SOLE TU30 零式 28000元(含快拆、專用剎車塊)  一年保固,超過一年保修

雖然小索的輪子不如大廠牌來的有名,讓使用者少了許多心靈馬力
性能、數據、價格、後勤維修上,相信都是拿的出檯面的
TU30零式,伴你征服一座座高山而生


註: SOLE TU30 零式;限重:車+人1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