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公路車碟煞輪 Giant Cadex 42 disc tubeless , 個人觀點分析

@cadex-cycling

台灣知名的國際品牌Giant在,去年下半年發表"超高性能自行車零組件品牌一CADEX",主攻自行車零件的高端市場,而其中有小索最感興趣的"輪組"

前二周朋友借了一組Giant Cadex 42 disc tubeless給小索研究
今天把我看到的一些細節提出來,有需要大家可以來留言、討論
官方介紹:Giant Cadex 42 disc tubeless

========================================================================
在還沒拿到實品前,相信大家跟我的想法一樣,這輪子真是輕到不行,用的還是碳幅條

碳幅條早在幾年前台灣市場就有一陣流行--->用碳幅條做出來極輕量的輪子,雖說輪子輕量化很重要;不過除了輕之外,似乎就少了其他亮點
結果變成:
很輕--->剛性不太行
加重--->剛性就還行

傳統鋼幅條一樣能做到碳幅條同等的重量與剛性,且美感與後續的維修便利上都優於碳幅條
小索個人覺得有失美感
甚至有專用碳幅條的廠商因此倒掉,久而久之類似的產品就慢慢淡出市場
而十幾年來,能把這種"可進行修補的碳幅條"成功應用在輪子上且屹立不搖的的也只有MAVIC一家廠商
MAVIC R-SYS SLR

今天很高興,台廠Giant也跨出第一步

說真的這麼大的牌子用碳幅條來做輪子,小索是非常感興趣的
要知道輪子做輕其實不難;但要做到輕、各方面性能、耐用度又要在水平之上,那就很難

有一點是非常的清楚,Giant一定用了非常多的時間做了測試,並且輪子各方面的表現上都有一定的水準,才敢把這輪子拿出來賣

是的Cadex 42mm tubeless disc 官方重量:1327g(實測1336g)
========================================================================
開箱時,小索被那厚重的包裝嚇到,一層運送用的紙箱,再加商品原有黑色包裝箱;完全精品路線(抱歉,這部份沒拍照;大家可以自行google)

輪組拿在手上,小索仔細的翻轉了一下,這輪子從各個角度看上去都將輕量化發揮到極致

花鼓部份
前花鼓的部份:不需要鋁料的地方就挖掉

後花鼓的部份:傳動側耳放大設計,盡可能鏤空輕量化
小索要特別提到的是:Cadex將鼓耳放大,再做鏤空輕量
而不是像坊間的輕量花鼓,耳做的小小,單單只是為了求輕而已
@Extralite

棘輪座上也極致輕量
@Cadex的花鼓雖是@DTSwiss代工的(2020/7/14 更正,經友人指點,Cadex該棘輪座設計與DTSwiss類似,但結構有所不同);但在棘輪座的輕量化上,比DT頂級的180來的更徹底
但看到這設定讓小索有點困惑,是我的方向錯了嗎?當初還特別在棘輪座上加裝不鏽鋼的防咬鋼片來增加耐用度
@SOLE 零式


棘輪內部的咬合機制,採用更精簡更輕量的ratchet exp
2020/7/14 更正,經友人指點,Cadex該棘輪座設計與DTSwiss類似,但結構有所不同
這部份若有機會能拿到二者的實品,小索會仔細拆解比較~~~先前若有誤導之處,請見諒
其實小索蠻喜歡DT的棘爪設計,雖然拆培林要用專用工具有些可惜
但整體新設計看來是更為精簡
不像Chris king花鼓可分解出一堆零件,還不少特規
本來花鼓的設計就應該要盡可能的簡單,以利後續的保養


框體部份

煞車邊的外寬是23mm,框最寬處是24mm,跟現在的框體愈做愈寬的主流方向有點不同
@Zipp 303 NSW 是26.5mm寬、45mm高
估計Cadex框做窄也是為了輕量;說真的若是為了輕些,做窄也是可以的
@Cadex, 剛好可以裝cadex race tubeless 23c;完美契合


但除此之外,它是hookless的框體

Cadex並非最先使用hookless框體的品牌廠,但最驚人的是它的框煞也是hookless的設計
要知道,輪框少了hook的設計會存在較高的脫胎風險(PS:但,不代表有hook就不會脫胎),所以廠商會限制輪胎裝上hookless框體上的最大胎壓

除了Cadex,小索還沒看過哪家hookless的框體用在框煞上的(若有車友知道,煩請告知)
想想看框煞的設計,下坡煞車時溫度升高,造成胎內氣壓上升,這時若要撞到較大的坑洞就會有更高的風險產生

我想也因如此,Giant嚴格限制該輪組所能使用的胎,是的目前只有自家的幾款無內胎;安裝其它家的胎,風險自負
@cadex-cycling

官方文宣

@cadex-cycling
Cadex用的是空力造型碳幅條,小索量了一下它的寬x厚:3.5x1.5mm
這種尺寸以碳幅條的工藝來說的確是非常優異,但跟傳統的鋼幅條來比,其實是粗了些
就拿DT廠輪常用的兩種幅條 Aerolite跟 Aero comp,它的尺寸分別是:
DT Aerolite 寬x厚:2.3x0.9mm
DT Aero comp寬x厚:2.3x1.2mm
為何小索會提到這個?一般人會覺得說:框高是影響輪子在行進時空氣阻力的一個關鍵
但其實幅條要不斷的轉動劃破空氣,影響也是蠻明顯的(由其是你的輪子幅條粗到不行的情況-比方之前提到的MAVIC R-SYS SLR)

真要說的話,小索還是希望有公測單位能把所有的輪子進風洞來個大比拼,這樣才能準確評估
不過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都已經這麼輕,即便空力表現不到頂級也是合情合理


DBL(動態平衡編輪技術) 是Giant之前的碳輪 SLR就有的,不贅述

@Giant SLR0 30mm
出色的傳動剛性……其實小索比較想看到的是像之前SLR的"數據",與各大廠對比的剛性表現

@Cadex
同樣的,Cadex這次的行銷文宣的確少了許多數據的輔助
光看文字的描述,不知如何 打造出業界最佳的剛性與強度,及無與倫比的舒適性 
測輪子的剛性與強度是業界一直有的方法,但關於"輪子"舒適性的測法?若有車友知道的話希望能分享一下

反觀,之前Giant SLR0剛推出時,有測試數據供比較
或許因為小索是個數據人,有數字可看、內心才比較踏實
(雖然沒公布測試方法,實屬有些可惜)

@Giant SLR0 30mm;耐用度、制動力數據




@Cadex
低摩擦阻力花鼓,拿到輪組前小索就想到一定要去看看Cadex配的培林是哪一家的
在有打標的培林上印著 TPI -台灣東培;是的小索也是TPI培林的愛用者;MIT 讚啦


具有超低滾動阻力--實際上滾動阻力的最大來源一直都是胎,而不是花鼓中的培林
這小索之前的文章中就有分析過了


在此特別要提到的是cadex的輪子裝自家cadex的無內胎,真是有夠好裝,堪稱完美
不僅裝胎不用挖胎棒,連打氣都很容易,讓我印象極其深刻



文章的最後小索下點結論,純屬個人感想
極度輕量化、工藝的極致展現,宛如藝術品-鼓耳放大並做鏤空輕量,並非單純只是做小鼓耳來壓低重量;培林也採一大一小配置
碳幅條的應用是有難度的一大創新 - 創新需要長時間的測試,且幅條與花鼓皆為特規,後續的保修需找原廠處理
極輕量的hookless框體配上自家無內胎,有接近管胎的重量,且優於管胎的滾動阻力-搭配自家Cadex外胎,極容易安裝堪稱完美

若問騎乘的表現如何?小索雖沒試過,但就個人長期的經驗分析,對該輪的"性能"是給與肯定的;只要它的剛性表現有一定的水平,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滿意的!


最後小索把各個參數列出來, 選了三組輪做個比較:
輪王 Lightweight Meilenstein C disc 全碳輪
車狂之家優化的 SOLE TR40 零式 disc 傳統空力鋼絲幅條
Giant Cadex 42 disc tubeless 創新空力碳纖幅條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關於 “零式 disc” 公路車 碟煞輪

最近總有車友詢問”零式disc” 公路車 碟煞輪的相關問題

小索一直以來鮮少廣告行銷,今天來解釋一下


仔細想想,唯一有公開過的只有這組:2019 SOLE TR48 零式 Disc 無內胎碟剎 公路車輪
其實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既然都用了碟煞,就直接只出碳框的版本
一組高框 14xx g一組低框 13xx g

高框的”TR48 零式 disc”順利的推出, 但低框 “TR35零式 disc”一直難產,廠商的交期一延再延,好不容易交貨了,但是出了幾組使用一段時間就會產生框面不平整的現象,這些都讓小索回收;有的退款、有的換TR48 零式 disc

低框的部份始終是個坑,這時TR48的廠商通知說:不出外露孔的框……只做隱藏孔,而隱藏孔的框體向來不是小索的最佳選擇;原因可以看這篇:Giant SLR1 後輪偏擺原因檢查與調整

寧可不賣,也不屈就,空窗期間,只能再找別的框體替代

一切又是從頭開始……


這段時間,小索試了7種框體:
鋁框:TR25、TR22
碳框:TR35(新品重測)、TR40、TR38、TR44、TR50

TR25 零式disc雖說是鋁框,但重量也很輕,且價格比碳框少許多;一對18500元
TR25 零式disc 一對:1436g(含襯帶)
TR25 框體剖面


而且剛性上也只是前輪比TR48低些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也很夠用,當然若對剛性有莫名需求的人,幅條加粗就可以得到10-20%的提升)
TR48 零式disc  前/後 52.65/42.3 (N/mm)
TR25 零式disc  前/後 48.7/43.3 (N/mm)

且TR25是小索早就測試過的框體,經過拉高標準的疲勞機測,讓我安心許多;一直以來沒刊的原因只是這框並非無背孔的(就是需要另外黏無內胎襯帶)

車友的慾望總是無止盡的,總會問小索說:TR22 有沒有碟煞的版本,不用黏襯帶,一體性比較高;當然若可以的話,小索都會去嘗試

不過TR22是小索的私模,沒200圈廠商是不會去排單生產
趁這次大補貨,小索先叫了一對來試試


冰山一角

TR22 零式 disc 一對:1423g(免襯帶)
因為免襯帶的關係,所以重量比TR25 disc還輕些;但框高、框寬都來的窄,剛性會不會因此下降,小索其實還蠻耽心,一切都是要做了才知道
TR25 零式disc  前/後 48.7/43.3 (N/mm)
TR22 零式disc  前/後 47.75/43.6 (N/mm)
結果………真的是我多慮了

鋁框的問題解決了,再來處理碳框的部份

小索先試了TR44,單框420gTR48 410g相差無幾,叫了一對試試;初估剛性應該差不多吧
結果一測,直接把我打趴

TR44 零式 disc 前輪側向剛性 39.15(N/mm)
TR48 零式 disc 前輪側向剛性 52.65(N/mm)
差距34.5%,沒測過還真猜不到
碳纖真的是完全沒法用外觀、重量來判斷它的剛性~~~~這框肯定是不會用的

TR38的剛性表現很好,但是重量435g比TR48來的重,框高少10mm
基本上車友的接受度不高~~~這組也是不在名單中

TR35  單框 360g,在廠商修正後重新送樣,可惜測來的剛性也是偏低,愈改愈低……
TR35 零式 disc 前輪側向剛性 43.5N/mm
說真的, 製框 跟 製輪 看的面向還真不同,不是做的夠輕、機台砸了不會壞就能稱為一個好輪子


近期又試了兩款Hookless的框體;TR40 單框 360gTR50 單框 410g
hookless 示意圖
坦白說,剛性還真不錯,重量也有優勢:
TR40 零式disc  前/後 50.95/42.35 (N/mm)
TR50 零式disc  前/後 49.8/44.35 (N/mm)
TR40 零式 disc 一對:1355g(免襯帶)
TR50 零式 disc 一對:1433g(免襯帶)
日前機測炸了2條無內胎、2條開口胎,輪子還活的好好的
單輪負重90kgf,高胎壓的跳塊碰撞下,一般的外胎-->對的就是一般公路車會用的外胎直接從側邊爆開
Hookless的框可以很完美的把框體重量壓下來,但最大的問題是少了扣住外胎的設計,在胎壓與胎種上會有很嚴格的限制;比方Giant Cadex 一對訂價88000元的輪組
目前官方公告:只能裝自家特定幾款無內胎,裝別的胎出了問題,後果自負
TR40、TR50 都有hooked的版本,裝胎就沒諸多限制,但是單框重量會多40G
來到400g、440g,有一好沒兩好

說真的,繼續測下去有沒有辦法買到小索100%滿意的東西~~~我還真不知道
這些日子叫的框,測下來的料損,加一加已好幾萬

取個名字、標個框高、重量、組一組、拍拍照,輪子就能賣錢,為何還要測東測西,到底在堅持什麼??

我想~~~~堅持就是尊重自己的專業

讓車友花費合理的價格,買到大廠般性能與品質的輪子
雖這麼做也不能滿足所有人,但相信可以滿足大部份的人


最後小索整理一個表行銷一下:


PS: 1/23日農曆年前下訂加贈輪袋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小索有話要說

最近收到了許多車友的關心打氣與資訊分享,小索致上萬分謝意,非常感謝

這幾天,輪子照編、車照騎,但心裡有些想法想來聊聊

當小索還自己是個車友時,說話確實有股狂氣,畢竟理工出身,凡事據理力爭,是的 ! 講話就是太直白。
當認清自己身份為業者時,才發現很多事情不能明講,業界很多生態講的太明白公開,會被解讀成引戰、擋人財路……其實對社會普遍的觀感備感無奈

當初小索會在Blogger、FB發表文章也就是想讓車友們看到最真切而且有實際數據的評論,畢竟輪子是科學的產物,小索對這驗證的過程真的很感興趣,相信有許多車友也是,在分享與討論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

以往直言性格不自覺得罪許多同行,雖然在1年前已公開致歉過,也在早期的文章中針對用詞做過修改,但或許這歉意並沒有傳達出去,在此小索對自己曾經失言再次道歉

在那之後小索寫文章總是再三斟酌,害怕因自己業者的身分,讓車友們覺得自己在行銷輪子,或是讓同業覺得批評別人凸顯自己,連車友們熱情寫了許多對小索輪子的使用心得,也很少放上粉絲頁,小索單純的認為低調應該可以少些爭端

但單車界真的很小,消息流通也很順暢,當然也聽過、看過同業對小索的許多批評指教,但越是這樣息事寧人的態度,到後來卻變成小索的任何行為都被檢視、放大與扭曲

這幾天有位很熟的車友問小索,山姆叔叔的文章中寫出小索自己開發的零式花鼓為何連圖面都沒有??

零式花鼓設計圖

並且到處拿花鼓去複製是怎麼回事??

當初與花鼓廠到後期的合作有些問題(當然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加上交期實在太長,所以當第一版花鼓提早售完時,第二版的量產就考慮找其它廠商合作;當時找了幾家廠商都在洽談,而有位前輩大力推薦其中一家,說人努力肯拼,但似乎與運轉設計的魏sir有合作關係

小索的想法很簡單,在商言商,先談談看彼此理念是否match。

約了時間碰面後,發現對方主力是金屬CNC加工廠,對花鼓的研究並沒有長足的經驗
不到半小時就結束會面,小索則是另尋它處

時隔了一年多,這幾天流出了這段陳年對話
生產自己的花鼓被稱之為抄?
@山姆叔叔技研

原來小索讓您如此之氣憤
@山姆叔叔技研


直到現在小索才知道,那短短的會談,竟暗藏這麼大玄機

@山姆叔叔技研

而山姆叔叔也對此下了扭曲事實的註解
@山姆叔叔技研

老實說,只是拿著自己的花鼓找廠商代工生產,卻被人解讀成 抄&沒水準,網路上山姆叔叔對小索的批評抹黑也不是第一次了

當初山姆叔叔在小索合作廠商臉書頁面留下的對話

1.小索並不是以MAVIC為標準,所有的廠輪都是小索學習的目標

2.當初Blogger文章中所述
"240S的花鼓是好在它的耐用度,而不是編成輪組後的剛性,若真這麼喜歡DT這牌子,那買它的廠輪會比較好"

這段話也被解讀為-->幾何很差的設計((他刪掉很多相關的文了?))、目前他改稱DT是很穩的花鼓"軟肋"是側向剛性不佳,小索真不知是自己文筆太差還是對方過度曲解

3.再者有長期閱讀小索文章的人都知道,小索從不刪文,連修改都很少.....
@ [八卦?] 輪組扭轉剛性 Mobile01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5012560&p=2

當然上述都幾年前的事,雖然小索曾公開抗議過,但至今從沒收到任何一個道歉,唉~~~
後期山姆叔叔直接公開封鎖小索,但仍有車友會以文章內容來找小索求證,有些內文看似有影射意味的字眼,但因不具名,所以也算了



這次被告事件也只是在粉絲頁做個抒發,發文幾小時後山姆叔叔即公開"刑事聲請再議狀",並且聲稱是因小索發文嘴炮炒話題所以決定提出再議???說實話可以在這麼短時間找好律師、描述狀況、提供相關資料、書寫完成11頁刑事聲請議再狀;若小索寫文章也能這麼有效率就好了

有車友建議應該聯合彼此的力量為大局著想,但經幾番深思:道不同不相為謀;每次糾紛過後,小索總會好好思索自己的不足也虛心接受大家的意見與鼓勵,並修正自己的方向

確實世上沒有任何一件事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而隱忍不諱並沒有得到好的回應,那小索決定做回自己,秉持公開公正客觀的立場去書文,也把自己最弱的行銷好好加強,讓每次的經驗都能讓自己更加成熟
爾後引用國內同業圖片定會載明出處,也歡迎各位車友、同業、廠商留言;交流、討論……

針對這次提告事件到此為止,不再多做回應,近期已開始撰文寫稿,將專注拉回工作與騎車,希望能帶給車友們更多有關單車的相關知識,對小索有疑問的車友們,也歡迎由blogger或FB來認識小索,謝謝。

PS: 上述圖片皆取自:山姆叔叔技研 ;請山姆叔叔、運轉魏sir見諒
著作權法第52條規定,「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
最後小索想說的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是非對錯就讓他人去定奪吧!!

https://www.facebook.com/orbitdesign.tw/photos/a.762342450512577/1118842558195896/?type=3&theater
@Shimano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小索被告了~~~~是的,小索真的被告了!

如果有事情卡在目標前面,如鯁在喉,你會怎麼選擇?

1. 放棄目標,解決問題
2. 靜下心來,專注目標

在六月的某一日,小索為了九月的武嶺盃做最後的課表訓練時,收到了法院的傳票

是的,小索被告了!這是人生第一次上法院,而且被列為被告……違反著作權法。

小索從業十多年來,雖然講話直白,但都秉持良心做事,說話有憑有據,所寫的文章也有論點可佐證,違反著作權?!左思右想還是不知為何被告,老實說,這張傳票讓小索驚訝,沒遇過的事當下確實心慌,武嶺訓練的步調也被打亂,在一切茫然的情況下,也沒心思著重在訓練上
深深覺得是不是自己真做了什麼傷人的事,讓對方只能走法律徒徑來解決

小索長期經營FB與blogger,google一下很容易就找到聯絡方式、公開且透明,若有任何侵權行為,都可與小索聯繫,都會立即修正改進
但可惜的是,直到開庭當日,再沒收到任何相關通知、聯繫

當天在一切未知的狀況下來到法院,看到的是 山姆叔叔技研 吳山姆(兆富)夫婦,小索當真沒想到會因為同業競爭而被告上法院,坐在法庭外,當下詢問吳山姆,是什麼原因要提告?對方露出笑容說:等等就知道了.......
當下徵得山姆夫婦同意所拍下的照片,若有侵權請告知
開庭後得知,因截圖、引用吳山姆在 Facebook: 山姆叔叔技研 公開的一張照片與零式的初代花鼓做比較,因而被告....…是的, 一張公開的圖片:
一張圖加一句輕描淡寫

當下小索其實是心中放心一塊大石,好在我不是真做了什麼罪不可恕的事
當天朋友貼給小索看的:Facebook服務條款
讓小索成為被告的原文連結(事發至今一字未改)

=======================================================================
既然 山姆叔叔 有所誤解,看的人也一頭霧水;小索整理了時間表,有興趣的車友可以點進下方連結觀看:https://good886mylove.blogspot.com/2019/12/sole.html

左為小索在 2016/5 打樣品 零式花鼓;右為山姆叔叔一年多後生產出的墨陽花鼓
紅線-上側的幅條兩兩平行;黑線-下側的幅條互相交疊
(為方便判讀,小索將傳動側幅條標了紅線)
縱使花鼓的樣式不同,但可看出設計方式是相同的;如小索之前公開的文章所述:傳動側的鼓耳加大讓幅條成切線(90);兩側花鼓耳用上最多的交叉編法,目的就是為有了更好的扭轉剛性
爾後山姆叔叔就開始大力推崇 扭轉剛性 的重要………
=======================================================================
因為開庭當天不知何原因被告,相對也沒法做準備,檢察官請小索隔天再次出庭繳交資料
小索把整個事情的經過如上所述,做成一份報告交給檢察官參考判定

其中牽涉到許多專業領域,我想檢察官只能單純從小索未經山姆叔叔同意而引用與修改圖片的部份來解釋是否有違反著作權

這件事小索已盡可能做了最大努力,判決如何不是我一己之力可改變的
此時小索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武嶺破3的承諾
心中告訴我自己:這意外的插曲不能也不會成為我失敗的理由,該繼續前行了
雖然最終小索沒能把體重壓下來,但憑著賽前多次的模擬練習與系統性的科學訓練
還是完成了武嶺破3
=======================================================================
A few months later~~~
在12月初時的某日中午,小索收到了法院寄來的通知,裁定不起訴處份

下述為不起訴書的內容:

=======================================================================
這段期間小索想了又想,從小到大我們受的教育 就是以合為貴,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要繼續隱忍讓它去?還是公布於眾?
其實小索知道還有不少廠商與同業對山姆叔叔的處事風格感到反感
況且如此針對小索也不是第一次,再忍下去就失了自己的原則!!

那就努力做到照實陳述、盡可能客觀

小索其實是佩服山姆叔叔的行銷能力,這也是小索最欠缺的
但人可以把自己包裝很完美、話說的很漂亮,但私底下的行為呢?所做的事呢?
唉~~~令人不勝唏噓


看完之後大家可以留言說說自己的想法、但請理性客觀,畢竟開庭的同時,小索才知道山姆叔叔還有其它控告它人的刑事案件在審理中

時程表

2015年底
受CHC(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輪組測試文章的啟發,開始著手研究輪組性,進而開發私有的花鼓(後稱之為”零式”)


2015/10/14
如何提升輪子扭轉剛性-花鼓的選擇與編法的探討
花鼓耳加大,鑽孔做兩孔集中,兩花鼓耳用上最多的交叉編法
就是提升輪子扭轉剛性的最好方法


2015/12/29 
CHC的輪組測試--側向剛性


2016/1/21
CHC的輪組測試-扭轉剛性
文中講明如何提升扭轉剛性:耳加大,讓幅條成切線角(90度),用的多支 
花鼓幾合很重要、因此開始著手設計生產新花鼓


2016/04/21 車狂之家”零式”花鼓設計圖產出


2016/05/14零式”打樣品上路測試
從著手開始設計到樣品可實際上路測試,耗時約”三個月


2016/11/01零式”系列輪組量產販售
經過半年來5000km以上的路測,零式輪組正式開賣


2016/11/7 
零式”花鼓設計分享,如何才能達到”扭轉剛性最大化”方法 


2017/1/3 扭轉剛性治具量測 
以實測數據証明,”零式”輪組在扭轉剛性測試上獲得最佳表現


2017/9/30
“吳兆富”在其粉絲頁”山姆叔叔技研”公告其”墨陽”輪組在2017/10月開賣,並在爾後不斷推崇其輪子是”高扭轉剛性” 設計


2019/01/15
觀察模仿,集各家之大成,摻入自我設計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