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胎愈寬,滾動阻力愈低,也愈舒適?

近幾年來,外胎有愈來愈肥大的驅勢(愈做愈寬)
而對於公路車胎市面上普遍有二種說法
一、寬胎滾阻更低
二、寬胎路感更舒適

對於上述這兩個論點,到底是事實?還是流言?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大約距今十年前,那時小索有的訓練台只有滾筒,而最常用的胎就是建大20c與23c
踩過滾筒的都知道,滾筒的阻力是很低的,那時為了有比較大的阻力小索的做法就是換窄胎
曾親測過
裝23c時速50km 約200w;裝20c時速40km 就200w
這樣看起來 23c的滾阻的確小很多呀,不過實際上路23c卻沒有滾阻比較低的感覺
反而是20c加速有快一些些
輕量的 建大K925 20c
為何呢?不同於路面是個平面,滾筒的直徑太小,愈窄的胎受壓後會有更大的變形量
會放大滾動阻力
在滾筒上,愈寬的胎滾阻愈低,且差異極大;實際上路的差異讓你感覺不出來

二、寬胎路感更舒適
至於寬胎比較舒適的說法,小索從schwalbe pro one 無內胎 23c  改為 25c
在同樣的胎壓下,當下一騎出門的感覺,明顯許多
對的,不是筆誤,在同樣的胎壓下,胎愈路感愈不舒適(當然這是指同種胎)

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實際能讓小索感到路感舒適的主因是胎壓
只要胎壓一低,胎的變形量大路感就舒適

妙了,為何小索的體感跟坊間的傳言落差這麼大?是 三人成虎?還 只是隻貓?
當然,若只講體感就不是車狂之家的風格,接下來就要講數據
=======================================================================


上個月,某單位針對馬牌最新的 GP5000 23,25,28,32c,做了一連串的測試
先看各條胎的規格,尺寸,重量和厚度測量
其中25c這條的厚度比其它都來的厚些

接下來看滾阻的實測數據,符合同樣的胎壓下,愈寬的胎滾阻越低(除了25c的胎比較厚,導致滾阻比較高些)

但若今天有人從23c的胎換成28c,就跟你說平路好順,巡航好快……
(查表一下,一輪差0.3W,二輪差0.6W;若人的體感真能精密到如此程度……,那功率計應該超難賣的)


而實際上裝的胎愈,胎壓自然就會設定的愈

若以15% Tire drop(註1)規則來決定胎壓,反而是23c的胎有最低的滾阻
(但 23c的 tire drop 是3.2mm,32c是4.5mm)
雖然32c的胎滾阻最大,因為受力後的變形量也最大,所以有最佳的路感




那反過來當舒適度一樣時(Tire drop 相同-受力後的輪胎變形量 相同)
滾動阻力是否有差異?

結論如下圖:
舒適度一樣時,不同的胎寬、滾動阻力上並無明顯差異

=======================================================================
好的,回到我們開頭的提問
一、寬胎滾阻更低?若胎壓設定相同,寬胎滾阻會較低些,但同時路感會變的更顛簸
二、寬胎路感更舒適?將胎壓放低,才能獲得更舒適的路感
=======================================================================
這樣說起來寬胎(28c以上)不僅 重、空氣力學又差,好像一無是處
但不是這樣的,寬胎可用更低胎壓,有更高的舒適性
寬胎也有更好的抓地力,讓你穩穩的過彎

若你是大體重車手,小索會建議用寬胎 25、28c
若你是羽量級車手,何必跟風去用肥胎呢

到底胎壓要打多少才正確?這是小索常聽到的問題
其實這屬於個人喜好,在建議值內,選擇自己合適的胎壓值即可

=======================================================================
註1: 15% tire drop - 指輪胎受力前的高度為X,受力後的高度為0.85X
用意是讓胎有吸收路面震動的能力,也不致於突然受到太大的撞擊導致輪框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