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雙塔外胎選擇,經驗分享

不知大家對外胎選用的標準是?小索認為是依個人的騎乘習慣與條件而定

像我假日都會騎比較遠程100-300km,一個人居多;所以我對外胎的要求會以防刺力為重出了狀況好處理為首要舒適性也很重要,畢竟是長距離;騎很大的人或是體重重的人,胎夠耐磨的話可以省下一些花費;效率-滾動阻力也很要緊,當然這東西是看人;有的人就是要練車,騎很肥重的胎他並不在意

上一篇文章提到雙塔的輪組選用,這篇來講講胎的選用

這邊會以個人實際使用經驗、與機台測試數據分析做選擇的參考

有看過小索之前文章的車友會知道,小索近5年來用的胎都是無內胎;管胎跟開口胎只有比賽或測試時才會拿來用

所以這邊會先分享無內胎的選用心得

上述是至目前為止@bicyclerollingresistance 測過所有的無內胎


依滾動時消耗的功率來排列(測試條件:單輪負重42.5kg,29km/h)

第一名是 Corsa Speed G+ 2.0   7.0W

最後一名 schwalbe One TLE Performance Addix   15.8W

差距還頗大,一條抵二條

若照滾阻來看corsa speed 是神胎、one TLE是雜魚,當然我們選用一條胎的標準不能只看效率

上表提供的數據還有:重量、穿刺、厚度 這些都是我們選胎的重點

近5年小索的體重落在59-70kg;長時間使用過的無內胎中,上述表列中有三條
Vittora Corsa speed G+(1.0)
continental GP5000TL
Schwalbe Pro One
GP5000TL

正面穿刺測試下 corsa speed = 8;GP5000TL = 10 ;Pro One = 11

corsa speed 我還可以用在前輪、但用在後輪非常容易破

GP5000TL、pro One 這兩條用在前輪幾乎沒破過;用在後輪有破的機會,大多情況下是消點氣可直接騎回家,有2次是pro one要塞內胎騎回家

側面穿刺測試下 corsa speed = 5;GP5000TL = 6;Pro One = 6

corsa speed有側面破過一次的經驗,GP5000TL、Pro One就沒有側面劃破的經驗!

PS: 穿刺測試的分數與施力成正比;比方:10分是5分的2倍力

所以今天若以防刺力來評估的話,小索至少會選擇正面防刺力10分以上側面5分以上

而且胎不會太薄的(通常比較厚的胎比較耐磨)

若你要選一條不死身的胎 Pirelli Cinturato Velo TLR 


正面防刺力20、側面7分;正面厚度3.7mm;不出意外應該是超耐用又防刺的,當然還是要長時間實際測試比較準確


至於開口胎表列如下,我想大家的使用經驗比我還豐富

按右鍵"新分頁開啟"可放大

這裡就提供一些小常識:像雙塔這種長途挑戰的路線,基本上胎的名稱有:TT、Time Trial、Speed、Sonic、SL(SuperLight);這些胎都可以直接剔除

胎的滾阻是這樣,橡膠用的愈薄(輕)、防刺層直接省去那滾阻也會愈低;廠商也很坦白,看名稱就知道不是給你騎長途用的

小索會建議大家從重量穿刺指數去看:比方很多人用的GP5000 重量221g,雖然它的性能(滾阻)的確一流,但你若常常被刺破的話(正面穿刺:10),顯然這胎就不合你用,就選擇防刺力好些不會太重的

GP5000

像Maxxis High Road 正面穿刺:13,Panaracer Race L Evo 3 正面穿刺:14

(這兩條胎的重量都比GP5000來的輕;但Panaracer 這條胎較薄,耐用度……)

New High Road
Panaracer Race L Evo 3

若是側面常被劃破的話也是同樣的挑選方法,選側邊穿刺指數高的!


最後數據上能顯示的只有重量滾阻效率防刺性,胎寬、厚度

其實還有很多也是很重要的參數:溼地抓地力、耐磨性、路感

無內胎還有:保氣性、拆裝打氣的便利性


有的胎用久了容易裂開的現象,出廠就有真圓的問題


上述各點都是很重要,但機測數據並沒呈現出來

小索會依數據去挑選,再搭配自己的使用經驗來做最終選擇


當然現在叫我推薦無內胎的話,我一定選maxxis high road;碰過的問題最少,氣密最好,最耐用、刺破的當下我還無感沒發現(只可惜這條胎沒出23C的)

不單單只是因為小索有賣才這麼說,而是長時間使用過才敢推薦給各位!

最後有什麼心得,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雙塔挑戰要用什麼輪子? 介紹一個省力的組合給你!


雙塔挑戰時,當提到說要用什麼輪子?你心中想的到是:板輪?低框?
管胎?開口胎?無內胎?

是否有人跟小索一樣,看到有人騎板輪挑戰雙塔時,心中一堆問號??尤其是重到不行的版輪

雙塔都是平路呀!騎板輪有什麼問題?你看職業車手平地站不是都騎板輪?
這其實是一般人最容易誤解的,器材這東西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拿選手的那一套,套用在一般人身上肯定不合適
選手騎乘的速度比一般人快的多,單站里程也沒到雙塔這麼長,輪組的選用自然是用 Road Racing 

而長距離挑戰是Road Endurance

Racing輪組要輕量(反應快);高框、(低風阻),舒適性不是第一考量,破胎了還有支援車(用管胎沒有問題)
Endurance輪子,重量會選中等偏輕的輪子,因為耐力挑戰,騎乘速度不如競賽來的快,風阻顯然不是考慮的重點;距離長時間會非常久,舒適性一定要有

而挑戰賽通常都不會有支援車,破胎需要自行處理、要好維修的
(好吧,雖然很多人都有請支援車),

綜合以上的敘述,個人會排除一些選項:
1. 管胎不考慮(破胎沒得處理,除非要帶一條胎)
2. 太高框不考慮(雙塔挑戰常常是在東北季風很強勁的冬季,絕大部份時間是順風,但還會伴隨許多側風,太高框的輪子會增加控車的困難)
3. 太重的輪子不考慮(一開始出發很有力,不太能感受到重量的差異,但當後面愈來愈沒力時,差異就會體現出來)

若還是覺得平路就是高框,輪子愈重愈好的人,可以看一下小索之前寫的這篇文章:

我們這就簡單假設一下,用高框騎雙塔有什麼效果
均速30km+休息3hr;完成時間剛好在 20hr (510/30+3)
20hr內完騎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我想算是不錯的成績

假設一路是順風、風速10km/h (這估算其實是偏低的,這時節很多時候都是強順風)
在移動速度30km 所承受的逆風是=移動速度-風速=30-10=20km/h

那在風速20km/h,騎板輪可以省下多少w呢?
上圖測試的條件是在時速45km下MAVIC Ksyruim Elite(框高20mm出頭)與ZIPP 404(框高58mm)的風洞測試
依不同風的角度有1-20W不等的
換算下來風速20km;0.09-1.76W(功率與風速3次方成正比)

所以根據風洞測試的實驗可推估,用板輪騎雙塔,能省下的功率實在不高
而且當天的風速愈強,效果愈不明顯;反而在許多路段會有不定時的強陣風,增加控車危險性
若今天你是輪車,跟集團一起騎,承受的風阻就更小了,效果也就更低了!

換板輪效果不明顯,但換一條好的胎一定是值得的,效果遠超板輪
@bicyclerollingresistance

根據國外的測試,單輪負重42.5kg,時速29km/h,胎壓100psi 
Maxxis high raod跟 Re-Fuse的滾阻差異是:24.6-14.2=10.4W
天呀,這還只是一條胎呀,一台車有兩條胎呀!而且這是依胎的"滾動速度"來看、速度愈快效果愈好,跟集團一起騎同樣有效果這幫助遠勝你去裝板輪,也不用花大錢!
當然滾阻愈低的胎,通常就是愈不耐磨、愈容易破;這方面就要有點取捨了!

講那這麼多,那要騎雙塔的話,小索會用什麼輪子呢?
1. 框高較低,側風影響較小,比方40mm高以下的(這部份可以在刮大風時自行上路測試,器材的選用一切都應以安全為重)

2.輕的輪子,重量不會超過1400g(當然這有些因人而異)

3. 胎我個人一定是裝無內胎,無內胎滾阻小又舒適,破了補胎液會試著自填,要不就塞內胎
很適合長途挑戰賽!當然不是什麼框都能直上無內胎,這部份可以找有經驗的店家處理!
即便不想裝無內胎,也是有各方面性能都不錯的開口胎可選!

體重重的人可以裝較寬的胎,把胎壓放低些,增加舒適度

另外市面上有些特規的輪子天生風阻大,個人也不建議拿來騎平路
這類的輪子風阻大的原因是在幅條太粗,輪子在轉動時幅條要不斷劃破空氣
幅條就是要扁,空力效果才好
Corima MCC

Mavic R-SYS SLR

最大的地雷BikeAhead

當然若你的體力很好,單純就是挑戰,上述小索講的都可以忽略
這篇是寫給想更輕鬆完賽的人一點器材選擇上的參考

以上是小索的個人心得,有興趣的人可以在下面留言討論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傳統的開口框(Clincher)改裝無內胎(Tubeless)是否可行?

前些日子有位車友帶了一組開口框來改裝無內胎
剛好這也可能會是某些車友的疑問,小索這就小聊一下


下圖就是傳統的開口(Open,Clincher)框體

而這就是無內胎(Tubeless)框體

這兩個框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都是無背孔;就是輪框內部沒有幅條孔,可搭配無內胎完成一個氣密空間;最大的好處是:不用黏貼無內胎的襯帶

很多人會誤以為無背孔的框體是不是就代表著無內胎的框體??不是這麼區分的
MAVIC、Fulcrum、Campagnolo從很早前它們的框體就是無背孔的;但廠商也不會說是無內胎的框體
同一年份的跑零、因應框體不同而有2種版本 Clincher & 2-Way Fit

兩都框體最大的區別在於,無內胎的框體會有個讓胎唇安置的位置(小索簡稱:扣胎位)
若您用的是無內胎框體,理論上當外胎已經正確在"扣胎位"上,此時胎壓即便降為零,胎唇的位置也不會移動(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實際也是有可能移動,牽扯的原因很多;框的設計,胎唇的厚度、大小………)

但若用的是開口框體,那胎壓為零時,毫無疑問胎唇會直接往中間跑

胎唇與框邊沒法緊密結合,若此時你用的是無內胎,那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內部的氣體會瞬間洩光

看到這我想大家已經清楚,無內胎框、與開口胎框的最大差異,就是扣胎位的設計不同
無內胎框可以讓外胎即更在低胎壓時胎唇的位置也不會輕易移動,可實現低胎壓騎行
即便破胎時也因洩氣的速度慢些而較為安全
=========================================================================
OK,那回到最開頭,我就是想土炮,行不行?
我就是只有開口框、直接裝無內胎,行不行?

說真的,其實小索在最早期安裝無內胎也是一般的開口框來改裝;就小索個人的經驗,胎打的起來,使用時胎壓要足夠,看來是還真能騎

但每次聽到類似漏氣的聲音,我都會很緊張;反觀若裝在無內胎的框體上,我都是一直騎繼續聽看看漏氣的聲音有沒有消失~~~~2者在安全上的差異還頗大的
=========================================================================
若問我,爾後會不會只有無內胎的框體能選呢?其實從新出來的產品就能知道了
無內胎的框體又可向下相容於開口框,廠商要開發新輪子實在沒理由不支援無內胎

很多人會問說,我只用開口胎,不需要無內胎的框,我怕不好裝胎
我要裝胎時用手隨便扳一下就上去的開口框
(PS: 無內胎框體尺寸要設計的很精準,在裝胎上通常會比開口框來的困難)

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隨意就能安裝;代表沒氣時胎也很容易就脫框
外胎脫框的下場,有經歷過的人應該很清楚吧


最後總結一下:
無內胎框體代表著就是高更的安全性
若硬要拿開口框改裝可自行試試,但在外面被刺破開始洩氣時就要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