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似乎是正確的,實則錯很大
主要問題的原因如下:
一、手上的張力計有經過校正嗎?
二、張力表是正確的嗎?
三、同一個型號的幅條張力值會一模一樣嗎?
今天就拿以下輪子來示範一下
一、拿到一個輪組,先量測每一支的讀值
二、抽取一根幅條下來,掛上拉力計
四、再把取下的幅條補回去,拉回原來的讀值
(上述的步驟缺一不可,要不然就失準)
有了正確的表就能知道該輪組的幅條張力值;
如圖所示,該輪組後輪的的傳動側張力約80kgf,每支落在75-90kgf間
那80kgf夠嗎?當然不夠
知道一級的廠輪shimano Dura-ace 的後輪傳動側幅條的張力是多?大於130kgf
shamal我量過,也一樣大於130kgf
枉費該輪組:全碳框,Chris king 花鼓,sapim幅條;一對至少3萬起跳
料都是頂規、工呢?;應該沒人想被如此對待
再來看看一例子,別以為同一型號的幅條張力就一樣;

實際上同樣的讀值下差了20kgf,空有張力計是無法讀出其中的差異
小索認為,張力的設定是輪子後續耐不耐用的一個重點,要把輪子編好至少要有上述的機台,如此張力才能到位
看到建表就差點跪下去拜了…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客氣了
刪除其實好一些的組輪廠都應該要有相關的機台
像這影片的: 1:32
http://youtu.be/fcAWqNI0sV8
設定牛頓值,記錄讀值
用久了就知道,即便同型號同長度不同批的幅條都會有些落差
所以的確是有需要的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