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雙塔外胎選擇,經驗分享

不知大家對外胎選用的標準是?小索認為是依個人的騎乘習慣與條件而定

像我假日都會騎比較遠程100-300km,一個人居多;所以我對外胎的要求會以防刺力為重出了狀況好處理為首要舒適性也很重要,畢竟是長距離;騎很大的人或是體重重的人,胎夠耐磨的話可以省下一些花費;效率-滾動阻力也很要緊,當然這東西是看人;有的人就是要練車,騎很肥重的胎他並不在意

上一篇文章提到雙塔的輪組選用,這篇來講講胎的選用

這邊會以個人實際使用經驗、與機台測試數據分析做選擇的參考

有看過小索之前文章的車友會知道,小索近5年來用的胎都是無內胎;管胎跟開口胎只有比賽或測試時才會拿來用

所以這邊會先分享無內胎的選用心得

上述是至目前為止@bicyclerollingresistance 測過所有的無內胎


依滾動時消耗的功率來排列(測試條件:單輪負重42.5kg,29km/h)

第一名是 Corsa Speed G+ 2.0   7.0W

最後一名 schwalbe One TLE Performance Addix   15.8W

差距還頗大,一條抵二條

若照滾阻來看corsa speed 是神胎、one TLE是雜魚,當然我們選用一條胎的標準不能只看效率

上表提供的數據還有:重量、穿刺、厚度 這些都是我們選胎的重點

近5年小索的體重落在59-70kg;長時間使用過的無內胎中,上述表列中有三條
Vittora Corsa speed G+(1.0)
continental GP5000TL
Schwalbe Pro One
GP5000TL

正面穿刺測試下 corsa speed = 8;GP5000TL = 10 ;Pro One = 11

corsa speed 我還可以用在前輪、但用在後輪非常容易破

GP5000TL、pro One 這兩條用在前輪幾乎沒破過;用在後輪有破的機會,大多情況下是消點氣可直接騎回家,有2次是pro one要塞內胎騎回家

側面穿刺測試下 corsa speed = 5;GP5000TL = 6;Pro One = 6

corsa speed有側面破過一次的經驗,GP5000TL、Pro One就沒有側面劃破的經驗!

PS: 穿刺測試的分數與施力成正比;比方:10分是5分的2倍力

所以今天若以防刺力來評估的話,小索至少會選擇正面防刺力10分以上側面5分以上

而且胎不會太薄的(通常比較厚的胎比較耐磨)

若你要選一條不死身的胎 Pirelli Cinturato Velo TLR 


正面防刺力20、側面7分;正面厚度3.7mm;不出意外應該是超耐用又防刺的,當然還是要長時間實際測試比較準確


至於開口胎表列如下,我想大家的使用經驗比我還豐富

按右鍵"新分頁開啟"可放大

這裡就提供一些小常識:像雙塔這種長途挑戰的路線,基本上胎的名稱有:TT、Time Trial、Speed、Sonic、SL(SuperLight);這些胎都可以直接剔除

胎的滾阻是這樣,橡膠用的愈薄(輕)、防刺層直接省去那滾阻也會愈低;廠商也很坦白,看名稱就知道不是給你騎長途用的

小索會建議大家從重量穿刺指數去看:比方很多人用的GP5000 重量221g,雖然它的性能(滾阻)的確一流,但你若常常被刺破的話(正面穿刺:10),顯然這胎就不合你用,就選擇防刺力好些不會太重的

GP5000

像Maxxis High Road 正面穿刺:13,Panaracer Race L Evo 3 正面穿刺:14

(這兩條胎的重量都比GP5000來的輕;但Panaracer 這條胎較薄,耐用度……)

New High Road
Panaracer Race L Evo 3

若是側面常被劃破的話也是同樣的挑選方法,選側邊穿刺指數高的!


最後數據上能顯示的只有重量滾阻效率防刺性,胎寬、厚度

其實還有很多也是很重要的參數:溼地抓地力、耐磨性、路感

無內胎還有:保氣性、拆裝打氣的便利性


有的胎用久了容易裂開的現象,出廠就有真圓的問題


上述各點都是很重要,但機測數據並沒呈現出來

小索會依數據去挑選,再搭配自己的使用經驗來做最終選擇


當然現在叫我推薦無內胎的話,我一定選maxxis high road;碰過的問題最少,氣密最好,最耐用、刺破的當下我還無感沒發現(只可惜這條胎沒出23C的)

不單單只是因為小索有賣才這麼說,而是長時間使用過才敢推薦給各位!

最後有什麼心得,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